第B03版:二泉月·文化研究

无锡最早的风景照片;黄埠墩1868

  无锡运河黄埠墩照片,刊载于《一个瑞士人眼中的晚清帝国》这本书上,系瑞士人阿道夫· 克莱尔收藏或者拍摄于1868年4月,当年作者34岁。据行家比对研究,这是目前发现的无锡最早的风景照片,也可以说无锡有史以来第一张照片,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阿道夫·克莱尔

  和他的无锡纪行

  据网络资料介绍,阿道夫·克莱尔(Jakob Adolf Krayer,1834—1900),瑞士人,他于1860年到1868年期间,曾在中国工作和生活8年,是一家英国公司的丝绸监察员和采购员。他喜好摄影,所以保存很多那个时期的中国影像并写有游记。2015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名为《一个瑞士人眼中的晚清帝国》,内有晚清时期照片91幅,对于了解、研究那段时期中国的历史文化具有相当珍贵的史料价值。

  从《无锡日报》刊登的一张照片上看,一共有七人在玩扑克牌,其中六人是欧洲人,一位穿着打扮像是日本人,持刀侍立于克莱尔身后。画面上左二这个络腮胡子,身材高大,风度翩翩的就是克莱尔。

  在介绍这张照片前,先让我们摘录一段主人描写的与这张照片有关的景物:

  (1868年)4月28日,周二。这是一个令人讨厌的雨天,雨像细线似的,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中午时分,我们到达目的地无锡。无锡是太湖边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城市的周围原本有环形的古城墙环绕,现在城墙已坍塌,但这不能归罪于太平军,因为废墟上已经长出了小树和灌木,看来城墙坍塌年份已久。

  雨越下越大,一个船夫建议我们乘船到运河中间的一座酒楼去。那座酒楼相当大,看上去很新。我们听从了建议。不一会儿工夫,我们就到了一个宽阔的台阶前,石阶一端浸在运河里,另一头则通往酒楼的一扇小门。一进门就是一个装修别致、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面有许多客人在吃饭,他们大多喝着黄酒,这是一种米酒,要趁热喝,味道不是那么苦,喝了也不大容易醉。黄酒可是当地的一大特产,因其优质细腻的口感而远近闻名。我们点了一壶陈酿,配酒的自然少不了西瓜子。

  我们进门的时候,大厅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当人们看够了我们以后,厅里又恢复了原先的热闹,随处可以听见人们猜拳的吆喝声。大厅四面是窗子,透过窗子能看见外面的景色,视野开阔。天气好的时候在这里坐上一会儿,一定是件惬意的事。但此时,屋里满是噪音和臭气,屋外是瓢泼大雨,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去透透气,淋淋雨了。在这里等待载客的舢板很多,我们坐上了其中的一只,想回去找我们自己的船舶。天哪,我们刚一上船,小船就开始不停地摇摆,好像要一下子把我们都推到水里似的。用竹子编成的船顶轻而薄,根本无法抵御外面的大雨。一开始,我们拼命保护着自己不让雨淋到,但没过多久,我们便放弃了努力。因为我们已经浑身湿透,没什么需要保护的了。这时,一阵阵大风袭来,我们不得不放弃乘船回我们自己船的念头。于是,我们让船夫停船靠岸。上岸后,我们一路小跑,虽然浑身都淋湿了,但终于回到了“慕斯米”——我们的避难所。我们换了身干衣服,喝了几口格罗格酒,渐渐地感觉舒服了点。

  老照片上好风景

  从作者上述细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无锡的风土人情,作者是为了避雨登上了这个墩,而这个墩上的建筑竟然是一座酒楼,好一个销魂的所在。他们在酒楼里面喝了酒,看着江南四月的雨景,很是惬意。下面让我们来细细地看一下照片上的那些景物。

  黄埠墩这张黑白照片是横构图,反映的是今吴桥南侧大运河无锡段北航道中的孤岛古迹——黄埠墩的景色。此图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推测摄影者应离岛数十米外的船上或者岸上,略带仰视拍摄。远处背景便是北塘沿河,建筑都是平房,粉墙黑瓦,大概是今吴桥西路靠近吴桥一带。墩和岸之间为航道。墩的右侧停泊着一些船。左边对岸有一旗幡在风中飘扬,好像是广告图案。旗杆旁边有两株矮小的树木,高仅屋半。左面河中有二三处浮木痕迹,大部没于水中,应该是便桥设施,能分析出当时连接墩和近岸陆地的便桥已经损毁,或者正在架设。推测,此处无法通航。

  墩上主建筑,经查阅历史资料,考证为“水月轩”,其匾悬于二楼屋檐下中间,白底黑字,面向北面水域。墩上建筑颇有特色,为环墩转角二层楼,高约6米多,屋顶铺有小青瓦,二层设有阳台,装有木质护栏,为环形。楼上朝西有数间门开着。底层为落地门。从此建筑的形状看,环墩形成建筑,中间应该内凹成院,为天井。建筑上的花窗子图案很精美,或方或圆或八角形,中间有密集的直棱木条,仅中间开有方形的小窗以透光,纸糊或者纱糊的窗。当时应该还没有玻璃。窗之两侧有落地门,门之中间以下格子透着白色的光,上部则无光。码头上有十余人,均为商人打扮,均为中国人,好像在朝摄影者看。船头站立两人,左为中国人,手背着。靠右一个穿着深色衣服的人较高,似乎是洋人,穿的好像是西装,其它人都穿长衫。船是有顶篷开窗的,篷大概是用竹子编的。

  从图上看,墩之西面及北面筑有码头。码头宽2米许,高1.5米。北面码头有石台阶六七级,近水处东西侧对称,各种有一小树。面北的码头应该是此建筑的主立面,因为匾朝北。环墩筑有黄石砌成的围堰驳岸,围堰离水面高约1.5米,围堰上用条石做好坐凳,坐凳长约10余米,间有11个间距不规则的石柱作为支撑,柱高约50厘米。朝西的码头形制与朝北的码头相似。

  无锡运河独一无二

  最美历史地标

  千百年来,黄埠墩上的建筑不知多少次建了毁,毁了又建,不断变换着风景。1921年,也就是100年前,阿道夫·克莱尔这张照片上的建筑被焚毁。1934年,民间慈善人士为恢复古迹,出资重建了墩的建筑,形制相似,直到1958年因为建设新运河需要,建筑破旧才被拆除。1982年,由园林部门移建庙宇建筑,遂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景观,与清晚期建筑景观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人们若有所失。这张照片的出现,使有识人士看到了往日独一无二的风景。

  前不久,因为运河水位下降,黄埠墩东南的滩涂出露,很多人得以涉水登上黄埠墩,享受当年皇帝待遇,得以看见难得一见的真容,此处成为百万无锡人关注的热点。无锡市领导也饶有兴趣地实地调研考察,指出“黄埠墩富有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无锡城市发展史、大运河文化、爱国英雄事迹等多重内涵,我们要切实保护好、修缮好,为文明城市建设增添厚重分量”;并表示,黄埠墩是运河文化的重要遗产点,相关部门要抓紧时间拿出全面修缮方案,既要从黄埠墩的演变史,深入挖掘建筑历史,大力弘扬文化价值,也要统筹安排防汛、清淤、亮化等工作,确保这颗“不沉的明珠”熠熠放光,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最美运河地标”。

  历史像个大舞台,153年过去了,不变的是这段运河和这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四面环水的土墩,因为开挖运河,纪念春申君黄歇,治理无锡塘而留下的一个小岛,屹立在激流中,阅尽千帆,饱经沧桑,穿越历史的烟云,迎来了新的时代。如今,大运河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黄埠墩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道夫·克莱尔的这张老照片为我们凝固了1868年的黄埠墩风景,无疑是十分珍贵的,也是十分幸运的,它为我们将来有条件恢复运河名胜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江南运河,千年流金,黄埠墩承载了太多无锡人的美好和乡愁,它是这座城市充满温情和水的象征,更是独一无二的最美历史地标,它将与无锡这座城市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