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保住农作物“家底”——

澄普查收集本地口味种质资源

  本报讯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传承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为落实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任务,确保特有种质资源高质量入库,江阴近日组织开展了全市辖区内传统农家种植品种、名优特异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及国家濒危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工作。

  江阴的资源普查工作人员深入镇街、深入乡村,在全市范围开展全面系统排摸和实地调查收集,充分寻访各种有价值线索,到田间地头、老农家中寻找收集种质资源,确保查清资源家底,对征集到的各类样品进行及时整理编号、填表、拍照,第一时间将样品寄送到指定地点,以便及时入库和更好地保存、繁殖。

  此次普查,共采集包括本地茶叶、野生黄花菜、麦里菜(青菜)、六月枯(黄豆)、八月白(黄豆)、蛇青豆、牛角茄、秤砣南瓜、牛角南瓜等地方种质资源38份,发掘包括地方特色品种、延续种植十年以上的粮食和蔬菜类品种及少量野生品种资源种质资源9份。

  保住种质资源,就是保住种业“家底”,留住老品种,不仅是留住“老味道”,更是留下“新希望”。江阴市农业农村局正在继续扩大普查收集范围,更深入地挖掘农作物种质资源,守住老一辈留下来的“传家宝。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