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专版

问需于民、为学生心理健康护航

市精神卫生中心、江南大学共同发起 “锡心525”校医心理育人联盟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取谐音“我爱我”,意在提醒大学生关爱自我心理成长,促进自我身心健康。 5月21日,“锡心525”校医心理育人联盟在江南大学正式成立。该联盟由江南大学和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发起,首批由江南大学、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及东南大学无锡校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四家单位组成,旨在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后期,致力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承认联盟章程、愿意履行联盟成员义务的其他在锡高校,也可以申请加入该联盟。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调研员杭兰生,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影陆,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周军伟以及联盟高校领导,高校学生代表、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人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市卫生健康委、高校、医院领导共同宣布联盟成立,为联盟高校授牌。

  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影陆为本次联盟成立仪式致辞。张影陆部长指出,我国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心理健康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技能。但一定比例的抑郁、焦虑等问题不容忽视,调查结果显示18.5%的大学生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因此,预防精神障碍,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挑战。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为疑似或确诊精神障碍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共性难题;如何协同有精神心理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面向师生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共性需求。从高校立德树人长远任务来看,与医疗机构建立精准对接、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当前,全党上下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此次成立校医心理育人联盟,是医院党委走进高校问需于民,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举措之一!”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周军伟表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此次组建校医心理育人联盟,是探索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力举措。作为“525”校医心理育人联盟的专业力量,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将积极发挥心理专科特色,全力配合各高校做好大学生的心理保健、预防、咨询、诊疗全周期服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进校园、心理健康文化节,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开辟心理状况评估、就诊、危机干预的绿色通道,并为高校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骨干,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坚强的心理素质,为广大在锡高校学子追求美好生活、努力提升自己、解决心理问题、感受快乐人生发挥积极作用,为无锡作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联盟成立当天,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员志愿者还走进江南大学,举办心理健康义诊、咨询、评估、干预与指导活动,临床心理科主任、著名心理专家王国强博士为100余名联盟高校辅导员作专题辅导。王国强指出,《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报告显示,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仅为10.3%。由此可见,在我国,心理亚健康的人群非常庞大,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对于正处于各方面逐步成熟和完善阶段的大学生来说,面对学习、恋爱、就业等各方面的挑战时,一旦处理不当,易引发人际敏感、强迫、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导致学习困难、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伤人毁物、自残自伤、退学出走等极端行为。“我们将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快捷、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其塑造理性平和的心态,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王国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