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故事
下午3点,40平方米的房间里,21岁的李思瀚身着深色剑道服,手拿木刀挥舞击打,重复做着同一个动作。短短10分钟,他已汗流浃背。一小时后,他结束练习,赶到Prozac酒吧打工。李思瀚十分喜爱剑道,就算再忙,每天都会抽点时间运动一下。
因为疫情关系,就读香港理工大学的李思瀚目前天天在无锡家中上网课,上课之余顺便将自己毕业后的计划提前了,“我想自己创业,开酒吧是我的第一步”。李思瀚表示,自己一直对酒文化充满了好奇,也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所以开酒吧似乎是最贴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创业模式。于是,李思瀚过上了上午上网课学习、下午到剑道馆练习、晚上到酒吧打工的充实日子。大部分00后还在过校园生活时,李思瀚却选择提早走上创业之路,他直言,是剑道这项运动给了自己勇气,“剑道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项对个人意志力和品格的修行”。
剑道在国内属于一项小众运动,李思瀚是因为一部讲述剑道热血故事的漫画而迷上这项运动的。“当时觉得剑道太帅了,上网找了不少关于这项运动的资料,并搜索无锡在哪里可以学习。”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在一个剑道爱好者的贴吧里,他找到了无锡一家小型剑道馆“杨派武馆”。他说,剑道馆是在一个连锁酒店里,很难找,馆主杨敢峰是中国剑道国家队的领队。“那时候我才高二,一开始练习时觉得太无聊、太枯燥了,因为基础动作一天就能学会,随后重复同样的动作,我一天曾挥舞木刀1000次,但练习时间长了,每一次的挥舞、击打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连手指发力都会有不同。”李思瀚表示,关键是要能坚持下来,从自己进入杨派武馆至今,近5年里,馆内学员的人数其实没有变化,因为部分人无法坚持,所以馆内的核心学员始终就是那么七八个人。
记者发现,剑道服饰主要分为三部分——头盔、护手以及护甲。为减缓击打时的震荡力,头盔里面还要扎一条头巾,头盔部分保护面部处是网状的钢结构,非常坚固。“整套剑道服和盔甲、木刀等,初学者需要自己购买。”李思瀚说,当时买主刀、木刀价格在150元左右,剑道服约300元,盔甲因为是从日本量身定做的,比较贵,5000元左右,这些装备至今他还在用。至于学费,一年是4000元,不限次数。李思瀚练剑道已5年了,就算到香港读书也没有停下来。他认为剑道和很多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胜利,更重要的是培养心性。很多练习剑道的人更愿意把剑道称为一种修行,而不是一项竞技运动。
李思瀚在剑道学习过程中,有着满满的快乐回忆,“杨敢峰教练一周会来馆里教学几天,但不会一直在馆内,我学习过程中,多亏了一位师兄,他手把手教我,随时纠正我的动作,看我年纪小,练习完还会送我回家,让我觉得特别温暖”。在李思瀚印象中,剑道馆跟外面的场馆不一样,并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更多是为喜欢剑道的人搭建一个平台。在无锡开设颇有规模的剑道馆,是李思瀚另一个创业计划,他直言,希望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剑道文化。
小众运动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延伸阅读
据不完全调查,无锡目前有剑道馆七八家,但一半以上的剑道馆是结合跆拳道、击剑的综合场馆。在大众、美团甚至百度上搜索“无锡 剑道馆”,仅能搜出两三家。前几年,按照FIK(国际剑道联盟)中国事务部CKOU正式认证的道场数量看,最多的是华东地区,不过也就43家。
在国内,橄榄球、冰球、马术、帆船、冲浪等小众运动是欧美文化舶来品,在尚未成熟的小众运动培训市场内,仍需要满满培育,不过前景广阔。2008年,中国马术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此后,国内兴起了一股马术热,马术俱乐部逐渐在国内兴起,除了江阴海澜马术场,无锡小规模的马场也有多家,学员一年比一年多;频频在电视屏幕上亮相的“巴西柔术”,近年来“线上爆红”。无锡仅有一家巴西柔术馆,2017年开业后曾无人问津。2018年1月,因为有明星练巴西柔术的关系,巴西柔术又火了一把,“我们场馆突然有很多小姑娘来报名,因为她们的偶像黄景瑜喜欢。”场馆负责人刘超表示,这成了场馆经营的转折点,如今场馆学员人数每年递增,已有数百人,虽不能和大众运动培训市场相比,但足以维持场馆正常运营。
无锡市体育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张宏表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体育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足球、篮球等主流热门体育项目,而会进一步关注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未来小众运动项目会更受追捧。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