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80万字翻译项目助力传承非遗侗族大歌

年底基本完成定稿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晚报记者 潘凡)刚刚从数千公里之外的贵州从江县回到无锡,结束了侗族大歌调研采风活动,天籁般的侗族大歌仿佛还萦绕耳边,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译见中情”育人工作室实践团又马不停蹄地全力推进《侗族大歌志》的英文翻译工作,助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

  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因此,侗族文化的精髓即在侗歌。侗族大歌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至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以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阿卡贝拉”。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从江县的翻译调研采风活动中,“译见中情”育人工作室实践团与当地相关部门开展了侗族大歌文化交流座谈会。双方就侗族大歌翻译与传播的现状与难点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实践团成员们还前往高增乡小黄村走访了侗族大歌传承人潘萨银花和贾福英,跟着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体验、学习侗族大歌。

  为了助力侗族大歌保护与传承,提高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育人工作室实践团承担了《侗族大歌志》英文翻译工作。《侗族大歌志》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记载侗族大歌历史源流、文化内涵、艺术特点、申遗过程、保护传承等方面的珍贵书籍,总计近80万字,是本“大部头”。“由于书中涉及面极广,专业术语多,涉及音乐、舞蹈、民俗、历史、哲学、地理、文化遗产等等,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我们不会唱侗族大歌,所以去采风调研带回来一些录像,以便翻译时找到感觉。有部分内容也需要经常请教从江县的侗族人。”江大外院副院长朱义华表示,翻译工作量大的同时,难度也很高。因此,学院于今年3月就初步制定了翻译计划,成立了以党员为核心队伍的专门翻译工作组与育人工作室,由朱义华任翻译工作总负责人,共计11位教师参与,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还邀请了部分优秀研究生与本科生参与协助。“6月正式开展翻译工作,目前翻译总进度大约完成了40%,预计8月底完成初稿,后续还需审校等一系列工作,年底基本完成定稿。”朱义华同时表示,翻译时将把侗族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欣赏价值、人文研究价值与遗产经济价值体现出来,通过多模态译介、出版与对外宣传,展示好侗族形象,传播好侗族声音,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