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天下

16岁高中生身死腾格里沙漠探险

出事前4分钟身边无教练

  徒步路线

  这是一个由中国探险协会组织,名为青少年腾格里沙漠探险的项目。6天时间,参与者要背上超过20公斤的物品,完成80公里的挑战里程。

  16岁少年郑晓(化名),与7名同学从北京远赴银川,接受这场考验体力耐力的挑战,目的是想对以后的升学有帮助。没人想到,进入沙漠的第三天中午,郑晓身体出现异常。

  车辆载着他疾驶53公里,试图挽回一条生命,然而等到救护车到来时,人已经没了。同行人员认为,主办方明显准备不足。中探协却称,随队教练有急救资质。

  出事前的空白4分钟

  这场悲剧,始于中探协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宣讲。

  出事前,郑晓是北京一所外国语学校出国部的高一学生。同学说,因为听了宣讲,学生们才参与此次活动。

  为什么要参加?一同参与沙漠探险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参加就是为出国留学加分”,是想对以后的升学有帮助,包括郑晓在内,学校共有8名学生参与这次沙漠探险。

  7月27日,队伍正式进入沙漠,队伍共配有2名领队、2名随队还有一名司机。每天白天,除了中午最热的时段,其余时间大家都在徒步,晚上就搭帐篷休息。

  对于活动强度,一名学生说,“第一天还好,第二天觉得强度有些大了。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7月29日出事这天,与前面两天并无两样。

  早上8点半,队伍从营地出发。中途,一名领队鞋子坏了暂时离开了队伍。其他人则继续正常行进。

  到中午,郑晓的身体突然出现异常。大漠茫茫,等到下午2点救护车抵达时,他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中探协工作人员说,全队8个同学分为两组,4人一组。事发前,有一组学生已经到达营地。因为郑晓再次不愿意往前走,和郑晓同组的同学也离开他先行前往营地。一个教练一直在原地劝郑晓,期间通过跟他的交流,并测腋温判断他的身体状况没有问题。教练给郑晓喂了藿香正气丸,他并没吃。给他喂水,他也偏头不喝。

  当时,第二个教练已经在来的路上,陪他的教练就离开他去了前面的营地。离开的时候,郑晓还靠着大背包坐着。

  从第一个教练离开,到第二个教练看到郑晓时,中间只隔了4分钟。第二个教练从沙丘上下来的时候,看到郑晓扶额趴在沙上,将其翻过身来时,发现仍有呼吸,但郑晓已脸色发白,教练呼叫他姓名无应答。

  该工作人员说,发现郑晓身体不适后,教练立即将其抬上车由司机开车送出沙漠。快开出沙漠时,采用手机拨通了医院电话。最后,队伍车辆开出53公里后在高速路上和救护车会合。

  然而这一切,为时已晚。

  谁该对悲剧负责

  中国探险协会官网显示,中探协成立于1993年3月,曾发起过“驼峰航线遗址考察”“云南滇池二战军机打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N39汽车越野”等活动。

  2021年6月,中探协官网发布的一篇名为《唤醒孩子的探险精神,来这里开启一场探索之旅》的文章显示,6月9日晚,中国探险协会联合某国际学校在协会总部召开青少年探险科考训练营家长说明会,受邀嘉宾和不同学龄的学生家长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关于探险活动和留学申请的问题。

  该青少年探险科考训练营,包含海洋、沙漠、高原、古迹四个不同领域的项目。其中,探秘腾格里青少年探险科考训练营的内容包括,组建学生探险科考队,探究腾格里的独特秘密,深入沙漠绿洲,研究沙漠里的生命奇迹。探险牛人带队探险,课题研究员指导科研。

  一场以科考为旨的探险活动,最后竟闹出人命。这场悲剧,到底是如何发生?谁又该对此负责?

  参与此次探险的学生说,参加活动前主办方并没有要求他们体检,也没有在北京集中进行培训。郑晓身体出现不适时,领队错误判断他还有体力,可以坚持到中午的营地。他认为,中探协准备不充分,没有随队配医护人员,出事后无法及时送医才导致目前的结果。

  该校家长委员会成员告诉记者,此次活动开始前,中探协曾告诉大家此次活动中将有多名领队,且配有随行队医和卫星电话,活动开展有专业性保证。但出事当天,只有一名领队带队出发。未见随行队医,也没有卫星电话。

  中探协工作人员回应称,此次探险活动全程共计10天,7月25日开始直至8月3号结束。沙漠探险队伍配备的两名随行教练均有野外急救资质,获得过相关证书。根据教练的描述,7月27日进入沙漠当天,郑晓就不愿意继续往前走,同行同学和教练一直对其进行鼓励,郑晓在鼓励下也完成了每天的里程。在此过程中,随队教练每天也评估了他的身体状况,确认可以继续进行活动。

  “对于长期带队在沙漠徒步的教练来说,队伍中有人中途不愿意继续往前走的情况很常见,尤其在青少年的项目里头,因为本身这个项目就是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想帮助孩子战胜眼前的困难,战胜一些自我意识层面上的东西。”该工作人员表示。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队伍一直携带卫星电话。但因为卫星电话不能在移动的过程中搜星定位拨通,而当时司机已经开车在往沙漠外赶路,就未在赶路过程中使用卫星电话。

  难以一致的说辞,已经无法挽回郑晓的生命。这到底只是一场意外,还是责任事故,还有待警方的调查。

  进入沙漠的青少年探险活动,如果失去了绝对安全,它的意义又在哪里?

  (楚天都市报)

  快评

  探险培训岂是“速成游戏”?

  探险顾名思义即意味着有风险。既然有风险,安全自然是首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对专业人士来说是如此,对于青少年探险的实战训练,更应慎之又慎,因为,他们不单是探险的“菜鸟”,还是心身还未完全成熟的未成年人。

  从报道可以复盘16岁孩子参加沙漠探险到身亡的过程。过程中,虽然不乏“意外”的因素,但更多的迹象显示,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首先是最直接的安全保障缺失,遇难者在行进过程中多次晕倒,无非劳累与高温所致,如果能够及时处置与救治,恐怕不幸就不会发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训练营既未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也没有救护车随行。

  毫无疑问,在没有“急救”兜底的情况下,当有人遭遇“意外”时,遇意外者必然会极为脆弱。可以说,晕倒是“意外”,但遇难就不是意外了。

  其次,据营员回忆,参加活动前主办方并没有要求他们体检,也没有在北京集中进行培训。7月25日,参与活动的同学从北京乘飞机抵达银川,27日正式进入沙漠。这意味着,此次青少年沙漠探险,既没有准入门槛,也不要求基础技能,而是直接进入实景“实战”,这难免会无限放大此次探险活动的内在风险。

  以上所列缺陷,对于一般的组织来说,或许可用缺少专业经验来归咎,但对于探险协会这样的专业组织来说,显然无法说得过去。专业组织却干了相当业余的事,是什么让专业精神与专业严谨失守,值得拷问。

  相关报道显示,发生事故的项目与留学申请挂钩起来,从中不难解读出商业功利的意味——将严肃的探险变成“镀金”游戏,导致了专业主旨的偏离,正如一些参与的孩子所言,“参加就是为出国留学加分,并不喜欢户外运动”。

  探险推广离不开市场化运作,但也需要在商业化与专业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旦过度追求商业功利,便贻害不浅。白银马拉松惨剧在前,可谓殷鉴不远,此次16岁少年沙漠探险遇难,又再一次敲起了警钟。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