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省教育厅了解到,全省有36个学校艺术实践工作坊进入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示名单,我市3所小学的工作坊名列其中。记者采访发现,3个工作坊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展示内容。这与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倡导非遗传承要“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不谋而合。无锡的学校正在传承中创新、钻研、突破,把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中,让孩子们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健康成长。
坚定儿童立场,
传统纸马有“新意”
参加前不久举行的无锡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时,江苏省无锡连元街小学无锡纸马“此‘刻’花开”艺术工作坊开辟了涂底色、印五官、染酒色、点睛白等开相环节的体验区。不仅是孩子,年轻的家长们也踊跃尝试。
“在学习纸马造像特点及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学员们自由创作了《纸马新画》系列。”连元街小学副校长谢蕾说,儿童的手让无锡纸马这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焕发了新生机:融合地域特色,锡剧人物、民间传说人物等传统“再现”;迁移创作方法,学生将愿望绘进纸马,如拿字典、戴眼镜的学神,手持针筒、脚踩病毒的药神等。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传统纸马融于一体,效果妙不可言。
一张张特色鲜明的纸马,需要绘稿刻板、印制底板、添画开相等步骤,耗时2-3周才能完成,背后是小创作者们至少3年的沉淀,以及连元街小学10余年的探索与建设。2007年,无锡纸马走进连元街小学,此后10多年学校成立了无锡纸马“此‘刻’花开”艺术工作坊,开设无锡纸马校本课程,编写、出版相应校本教材,并将其融入现代版画教学课程之中,做到了“在课堂上普遍传播,在工作坊内拔高培养”。
如今,无锡纸马“此‘刻’花开”艺术工作坊已经明确了发展方向:坚定儿童立场。为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无锡纸马灵活多变的方法,美术老师经常参加培训。去年,学校邀请无锡纸马传承人陶晓梦老师设立校内工作室,陶老师每周前来指导,丰富孩子们的版画语言。“在创作上,我们鼓励儿童在生活中发现美。工作坊成员自三年级开始学习创作,老师慢慢由指导者变为创作的陪伴者。”谢蕾说。今年年初,连元街小学的“小艺术家”们跟随陶晓梦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七集系列纪录片《年画·画年》的录制,稚嫩的小手将无锡纸马送到了更多观众眼前。
从无到有,
深入探索均陶传承
此前的展演中,陶都小学宜兴均陶“大拇指”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同学现场展示拇指堆花,一次次惊艳了众多孩子和家长。学校准备的泥片坯子被体验者们重复利用。看到均陶如此受欢迎,陶都小学教师佘静备受鼓舞。
均陶制作学习之路不易,陶小学子却走得稳健。均陶陶器制作需要制胚成形、大拇指堆花、上釉、烧制,“大拇指”工作坊的学员们在3-4节课内即可完成花盆、笔筒的制作,复杂的大花瓶两人合作半个月也可完成。此次无锡市艺术展演中,孩子们自由创作的均陶作品分成阳羡印记等四大主题和四季平安等八大课程,儿童对文化的传承,对社会、对家乡的思考,对成长的细致体会等都通过大拇指堆画出来。
“目前在宜兴以均陶为亮点品牌项目的学校屈指可数。”陶都小学教师佘静告诉记者,与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相比,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宜兴均陶制作技艺略显“小众”。而陶都小学自2010年建校起,便将目光锁定在不甚“热门”的均陶上,立足于均陶特色教育和课程的开发,创建均陶社团,决心以均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开辟一条崭新的、深入的、可持续的传承之路。
“我们能够传承均陶制作工艺,要感谢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利条件。”佘静坦言,丁蜀镇发达的均陶产业给予陶都小学“硬件”支持,而从小接触陶艺的陶小学子则对均陶带着浓厚的兴趣。为给孩子创造更浓郁的均陶文化氛围,学校于2016年投入约800万新建“陶畅楼”,内设均陶专用教室,突出均陶文化元素;聘请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大国工匠李守财等多位均陶名师来校指导;组织学生走进均陶工艺厂,多措并举深化对均陶产业的认知。
佘静观察发现,均陶的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均陶研究所、工艺厂等免费为陶小师生提供场地并传授技艺,让佘静很感动:“能感受到均陶传承备受关注与期待,未来我们将推动均陶文化全面融入学科教学,以点带面,实现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泥人变“演员”,
让课文“活”起来
柏庄实验小学“泥‘塑’课本里的中国故事”学生艺术工作坊本次参展,在泥人创作题材有了突破。草船借箭、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中的情节如舞台剧般被定格在展架之上,全省展演时作品还将以书店摆放的形式展出,更有“人在书中游”之感。
柏小教师王秋瑾介绍,学校在题材选择上研讨多次。既要让不同年级的孩子都参与其中,还要考虑到内容丰富程度与制作难度,最终决定从语文课文入手。老师先是根据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挑选课文,再由孩子们自由创作。以“二十四节气”系列为例,同学们化抽象为具象,如以牧牛踏春表示“立春”,以齐庆丰收表示“立秋”……孩子们的创意组成了“二十四节气”泥人系列。
经过柏小师生近一年的钻研和创作,和“二十四节气”一样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品”不在少数。“孩子们对语文课文,尤其是传统文化、历史故事部分更感兴趣了,理解更深了。”王秋瑾看到了“做”与“学”的相辅相成。
“泥人课本剧”也离不开学生们的“手艺”功底。2016年,柏庄实验小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泥塑(惠山泥人)引进校园,开始泥塑教育校本化之路。每周一下午的泥塑 “集训课”上,学生与美术老师共同创作。柏小老师先让孩子们通过自由尝试对捏泥人产生兴趣,再将“捏塑十八法”等技巧慢慢灌输,兼顾创作潜力的激发和耐心的培养。除去原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长赵建高每周前来答疑指导外,非遗传承人喻湘莲也曾手把手教过孩子们。
此次“泥塑+语文”的尝试为学校泥塑文化全面浸润之路带来了启示。柏庄实验小学校长周玲棣表示,将在美育教育上综合多种学科,如将泥塑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之中,让孩子们在读与做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吕姝慧 实习生 李桢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