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倒黄梅”突袭,空气湿闷,令人不爽。那些秋虫们也被晴雨寒暖无常的天气搞得晕头转向,纷纷钻出洞穴在草木间侦察周遭的动态,于是,虫迷们闻风而动,虫商的商机也提前打开。
小时候跟着哥哥玩过斗蟋蟀,读书的时候也有把小小的“养虫”放进百雀灵空盒中捂在棉袄里饲养玩赏的经历。许多年过去,早已疏离了这些小玩虫。一日路过南禅寺旁的店铺,玻璃门上挂着个广告牌——“大黄蛉,蟋蟀”,已有虫友进进出出。
被称为大黄铃、黄蛉蟋的黄蛉,其实个头小巧玲珑,全身纯黄色,仅颈部有一段颜色较浅,它鸣声优美动听,被誉为“昆虫第二歌手”,其体形苗条、活泼洒脱。前面有一对闪动的细长触须,后面有两条长而有力的后腿,是许多虫友的宠物。不过懂行的人知道,虫商摊位上的黄蛉有人工蛉与野生蛉之分,前者的观赏价值与售价不如后者,但有的虫商将人工蛉冒充野生蛉,就不厚道了。
那日我因另有事务,并未在此久留,只待空闲日邀约玩虫好友陪伴逛一逛虫市,毕竟,识虫、捉虫、买虫、玩虫,也有不少学问呢。 (曙元)
话题#江南风物志#:粉垣黛瓦,朱栏绮户,莲叶田田,菱角尖尖……尽是江南风物,一起来了解江南人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