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锡教风采

致我的城市和关心我的人!

  【编者按】古往今来,每一个时代,青年都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寄予厚望——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青年,如何在担负时代使命中成长?8月31日,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致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你》。信中饱含对广大青年殷殷寄托。收到这封“信”后,来自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的毕业生纷纷提笔,写下了篇篇肺腑之言,回信给这座城市和无数关心他们的人。

  我爱的城市和我爱的人

  我叫周清颜,是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021届毕业生,今年顺利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

  在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前,我们收到这封饱含深情的来信,我不知这封信是谁执笔,但我知道,他代表了我的城市和所有关心我的人。这封信也让过去的三年回忆尽数浮现眼前,我们在温润的春色中阅读,在灿烂的夏日中奔跑,在缤纷的秋景里思索,在清朗的冬天里写下对新一年的愿景。落笔沙沙,是我们坚定奔赴梦想的声音;书声琅琅,是我们努力雕琢希望的步伐。承载着中国梦的我们,用青春与热血描绘着我们的小梦,更铺就着我们的家国大梦。时光改变了我们的样貌、体形、嗓音,但永远不变的是我们向上的初心。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无锡——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我会永远记得太湖畔樱花绽放的笑颜,凛冬梅园里喷香的蜡梅,更难忘记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的无锡城。无论走到哪里,无锡城一定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同样期待着将来回到无锡,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实现个人小梦和家国大梦的时光。

  接过时代接力棒的我们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我们将用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做笔,以进取和奋发为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万水千山,不忘无锡这方来时路

  我叫沈梓盟,是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高三4班的毕业生,今年被国际关系学院录取。收到了这封来信,勾动了我的无限思绪。

  在高中的一千多个奋斗的日子里,我逐渐从少年蜕变成青年,高考之后,我又将开启人生的新阶段,走向未来的路,是争分夺秒、披荆斩棘的,回望前辈们的筚路蓝缕,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我更加有底气、有勇气,以鲜衣怒马之姿,去开创属于我们、属于中国的未来。作为当代的青年,我定当努力提升自我,塑造自我,潜心学问又心系家园,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定当心怀梦想,为之拼搏,为之倾其所有,我将无我,不负韶华。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我也想在故乡的奋斗史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色彩,于是不懈奋斗,于是敢为人先,热血在心中滚烫,路在脚下坦荡。待路间繁花看遍,读尽万卷书,回头处,心不改,家国两字常驻。无锡是生我养我的故乡,祖国是育我成我的家国。世界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故乡和家国都需要我们来奉献!

  心怀使命担当,无锡青年奋进!

  我是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高三6班毕业生李丽萍,今年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

  在收拾行囊准备离家求学之际,班主任将这封来信发给了我们每一位毕业生,大家都很感动。我也心潮澎湃,正如信中所及,不知不觉,时光荏苒,当初还坐在教室里读着书的我,现已经成为目光坚毅、志在远方的青年。

  我们已经不是不谙世事的孩童,因为我们知道了父母这些年来为我们操劳的艰辛,知道了老师这些年来栽培我们的不易,知道了社会将未来的责任交付给我们背后的期许。正是在这么多人的呵护下,我们才能健康安全地长大成人。所以我们更应该不负国家的众望、不负自身的理想,心怀感恩,发奋图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有我们一代代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奋斗,不停地开拓,不停地创新,厚积薄发,才能创造我们自己的辉煌,才能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家国天下,无锡是我们梦想的起点,祝愿家乡蒸蒸日上,期待我们能够亲身造福乡梓,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