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新闻

课后服务第一天 校园里现新气象

  尚贤教育集团  (学校供图)

  格致中学  (学校供图)

  格致中学  (学校供图)

  崇宁路小学(陈春贤)

  9月6日下午4点左右,以前因放学而热闹无比的无锡市东 第二实验小学门口,只有零星几个家长前来接孩子,其余学生都在教室内参加课后服务。无锡课后服务“5+2”模式正式启动首日,记者探访各中小学发现,课后服务“套餐”内容丰富,家长学生参与率高。而作为一项“新生”惠民工程,也有不少问题等待改进和解决。

  解决家长最大“忧”:作业难题不出学校

  昨天下午4点,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六(3)班的学生在教室里安静地做作业。半小时后,陆续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挨个解答学生的问题。有个别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复习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有几个学有余力的孩子很快完成作业后也向老师举手示意。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拓展题,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挑战自己。

  初中学校也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在校解决作业中的难题,完成绝大部分作业。江南中学各学科老师暑假里已经自主设计了分层作业,其内设必做题、选做题和挑战题。“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后服务第一阶段优先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这类作业通过老师的个性化辅导能在校内消化,减少回家后的作业压力。”该校副校长秦立刚说。

  “学校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9.5%,在校内能将笔头作业完成90%以上。”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副校长王万萌表示,学校会引导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做好时间规划,高效学习。该校初三(9)班学生王明昊告诉记者,前两年没有课后服务时,他遇到难题只能求助父母或解题软件,有时解题思路和步骤并不准确。“现在不仅能及时找老师解决问题,同学间也会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效率更高了。”王明昊说。新城中学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在94%以上,部分班级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该校校长王超介绍,从首日实施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学校完成笔头作业。对于学生答疑的需求,学校每个年级都统筹安排不同学科老师参加课后服务,确保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得到老师解答。

  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开足音体等多类课程

  “敲起锣,打起鼓,吹起小喇叭……”下午4点10分,东 第二实验学校一(5)班教室内传来整齐的合唱声,这标志学校一年级的课后服务进入第二阶段。除了军事歌曲演唱,还有班级学生在校园广场上练起了军体拳,不同年级、班级的活动内容构成了该校的“小兵大德”经历体验活动。该校副校长俞瑜介绍,学校在周一至周四的第二段服务时间,开设了14项国防军事体验活动,一到六年级层层递进、成体系的设计更能让学生有所得。

  当天,击剑、轮滑、人工智能等丰富课程在尚贤万科小学和尚贤融创小学精彩上线。尚贤教育集团统筹开设了班级托管、班级主题课程、教师走班课程和校级社团课程。尚贤教育集团副校长张丽英介绍,课后服务内容融合所有学科,充分发挥音体美等老师的特长,引导学生在专项技能上获得提升。

  梁溪区课后服务第二时段的提升类课程,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发的部分课程与学校原有的校本课程相结合,共开发43种、82册区本教材,丰富课后五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据统计,目前梁溪区课后服务全体教师上阵,开设涉及艺术涵养、健体强身等5大类别、80余种活动项目,组织近300个学生社团,有效实施丰富多元的育人活动。

  为提升课程丰富度,学校还充分吸收家长资源和高校资源。“选课渠道刚开通5分钟,人工智能智慧机器人就被抢完了,这反映出家长和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期待和支持。”格致中学副校长王万萌说,本学期,该校面向初一学生开设的社团课中,其中有3门为家长开设,此前很多家长主动报名表示愿意无偿提供服务。尚贤教育集团则邀请江南大学副教授钱逸舟带领人工智能社团开展活动。

  课后服务结束后还有“延时”

  下午6点,崇宁路实验小学校门处,五(3)班一名学生的家长还没有来接,副校长韩凯陪着他耐心等待。等待的近20分钟里,韩凯和孩子的交流没有停,询问了家长晚来的可能原因后,两人又聊了关于奥运会等时事新闻,轻松自在。待到孩子母亲到学校时不住向老师道谢,“我今天有点事来晚了,谢谢老师一直陪在孩子身边。”这位家长听孩子说他的作业已经在学校全部完成时,眉目舒展,“家里还有一个才30多个月的二宝要照顾,以前大宝做作业还要辅导,现在他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我就轻松多了。”

  这是崇宁路小学的课后服务的又一项有温度的举措。该校除了提供课后延时服务,还为无法正常来接孩子的家长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每天有一名校级领导值班,为延时服务放学后仍然无法及时离校的孩子提供场所,开展心理游戏、静心阅读、伙伴交往等轻松温馨的活动。“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我们值班的校领导就不下班。”校长王铭波说。

  昨晚6点半,格致中学初三教学楼内依然亮着灯光,学生的晚自修一直持续到了晚上8点半。记者在各个班级内看到,看班老师除了维持纪律还会走到学生旁边开展个性化辅导,学生也会自发上前询问问题。“初三学生的晚自习的参与率达到99.7%,我们在人员安排时充分考虑学科均衡,无论学生在哪个学科上遇到问题,都能找到老师解答。”王万萌说。

  晚自习结束后,学生安全如何保证?对此,格致中学在校门口、班级群内分别张贴、发布二维码,家长到校后通过扫码签到定位。“我们要求家长必须到校接孩子,若是签到信息显示家长不在校门口,我们会电话询问并要求家长到校。”王万萌说。

  课后服务推进仍有诸多问题待探索解决

  课后服务开展伊始,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梁溪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唯巍介绍,他们在部署课后服务工作时考虑到了诸如老师参加课后服务下班时间延迟;参加课后服务的孩子放学与下班潮叠加增加交通压力;部分家长下班时间仍然无法与孩子课后服务放学时间衔接等问题。他表示,在课后服务实施首周,梁溪区教育局相关人员以及区教育督导相关人士等深入家长群体了解情况,逐步化解问题,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

  课后服务在为学生和家长大开方便之门的同时,部分家长又有了新的担忧:孩子在校时间太长饿了怎么解决?一位家长介绍,孩子中午在校大约11点30分吃午饭,参加课后服务到6点放学都没有任何东西吃,怕孩子身体受不了。

  采访了解到,对于这个问题学校早有考虑。省锡中实验第二小学在开展课后服务前调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后,允许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每天携带一个独立包装好的小面包、蛋糕类点心,安排学生统一在其他学生放学后吃。“我们考虑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也和家长说明了不允许带熟食等容易变质、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进校园。”该校副校长陈燕说。采访发现,有的老师考虑到孩子们很可能会饿,提前自费买了小点心,待到课后服务休息时提供给学生垫饥。

  学生在校时间延长,学校教育责任变重,不代表家庭教育责任减轻。“学生在校完成了大部分作业,回家少了难题困扰,时间更为宽裕,心里也变得轻松,家长应借此机会多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王万萌说。(杨涵、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