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李永祥把自己贷款买来刚开了3个月的新车投进了卫河,这一投是他用命换来的。他驾着车冲入决口,在最后时刻跳车逃生,而后同公司的李文峰、段永康和李同云先后效仿,终于堵住了卫河决口。在他们之前,同事郭晓攀已经奉献了自己的卡车,只不过他的车是被推土机推下去的,但效果不好,所以后来的李永祥等人才改成了驾车投河。
卫河决口合龙,有他们的功劳,而被卫河洪水淹没的卡车,几乎是他们用心血换来的。如今,5位车主还念叨着自己的车,他们掰着手指头算着自己的账,扔进去的车多少钱,爱心企业捐赠了多少钱,公司赔给他们的多少钱,还差了多少钱……
为了抗洪 勇士驾车投河堵决口
李永祥、李文峰、郭晓攀、段永康和李同云都是河南浚县红岩运输公司的大货车车主,他们的车都是分期贷款买来的,使用时间最长的,也就八九个月。
“7·20”河南水灾发生后,随着降雨从郑州北上,新乡、鹤壁成为重灾区。7月22日晚间,卫河告急,鹤壁市浚县新镇镇彭村一处卫河河堤发生决口,沿岸数百万群众受灾。
当晚,李永祥等人接到运输公司车队队长的紧急通知,要运送一批石块去抗洪一线封堵决口。
李永祥没有犹豫,这是他们保护自己家乡的时刻,他和公司的四位同事一起,开着车就去了大堤。起初只是投放石块,后来看到湍急的洪水倾泻而下,他们开着卡车冲向决口。
当晚,共有7辆卡车进入决口,他们被称为“堵决口七勇士”,红岩公司的李永祥等5人位列其中。
第一位奉献出爱车的是郭晓攀,他站在雨中的河堤上,亲眼看着自己刚刚开了4个多月的车,被推土机推进决堤口。推土机推的路线不直,郭晓攀的车顺着决堤口的一角滑下去后,立刻被急流冲到了一边。
正因为如此,李永祥才选择驾车投河。他穿上救生衣,把手机、行驶证和驾驶证都交给了一旁的民警,然后打开车门、车窗,抄起一个沙袋,压在油门上,挂上3档,自己坐在驾驶室里,随时准备跳车。
距离决口1米多远的时候,李永祥从驾驶室一跃而下,卡车从他身旁不到30厘米的地方开过,栽入决堤口,几分钟后,李文峰也从驾驶室跳了下来,落在李永祥的旁边,他们两个人的车叠在一起,堵住了决堤口的西部。
后面,有着20年驾龄的段永康看到了李永祥和李文峰跳车的瞬间,心有余悸,李永祥鼓励着他,段永康横竖一咬牙上了自己刚买的新车,驾车开到在决堤口2米的位置,跳下车来。接着是李同云驾车投河,两辆车叠摞起来,段永康才意识到,自己刚刚扔进决堤口的车,有多大的意义。
他们站在河堤上,看着卡车被水淹没,他们说不出话来,低着头去河堤上搬运石块,指挥车辆,希望尽快忘掉自己那消失在河里的卡车。
盼补偿款 卡车是他们每个家庭的希望
投河的卡车里,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李文峰的车,但也仅仅才9个月,李文峰花了39万元买了这辆车,一部分钱是用的银行分期贷款,还有一部分是跟亲朋好友借来的。他给车上了3.2万元的保险,还花了3万多块钱配上了雨布、地板、水箱、车灯等附件。
其他几个人的车,比李文峰的更新,郭晓攀和段永康的车都是今年3月份才买的,李永祥的车到手才3个月,才拉了2个月的活儿。
5辆车全部都有银行分期贷款,首付则是5个车主各自家里东拼西凑来的。当时他们把一家人未来的生活开销,都寄托在了这辆车上,希望通过开卡车运输赚钱,等还上了借账和贷款,家里日子会变好。
车投到河里了,李永祥回到家,他怯怯的不敢开口,也不敢直视妻子。后来妻子问起来车去哪儿了,李永祥才支支吾吾地说:投河了。
妻子想不通,自己四处张罗借钱,花了那么多心血买来的新车,怎么往河里扔?妻子问了李永祥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以后我们怎么办?”
李永祥觉得妻子“小心眼”,但他也能理解,这个农村家庭的生活,就寄托在这辆车上,车没了,怎么办?他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好事,一件伟大的事情,但自己的压力却变得越来越大。
善款来了 每人到手却换不来一辆新车
投车后的第四天,7月26日,卫河彭村决口合龙。
投车后的第九天,7月31日,鹤壁市红十字会举办防汛救灾捐赠仪式,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现场捐款500万元,副市长邵七一参加了捐赠仪式。
在鹤壁市人民政府网站上,8月1日发布的来源于《鹤壁日报》的一篇报道文章中这样写道:7月23日,卫河浚县新镇镇彭村段河堤发生决口。为堵决口,李永祥等卡车师傅冒着生命危险,将满载石料的卡车驶入洪流,为后续抢险争取了时间。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高度关注我市防汛情况,更被几位师傅的义举感动,当即决定捐赠500万元,向卫河彭村段决堤时投车堵决口的爱心单位、爱心车主致敬,与鹤壁人民共克时艰、共抗灾情。
看到这篇报道时,李同云觉得很激动,他感觉到自己驾车投河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盘算着,投入河堤的先后一共有11辆车,除了一个政府部门的公交车外,剩下10个车主,平分这爱心捐赠的500万元,恰好够自己再买辆新车。红岩公司的李永祥等5位车主都很兴奋,觉得自己有了盼头,当初承诺的赔偿即将到位。
然而,领赔偿款时,却没有这么顺利。5个人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保险,要扣除已经使用的部分;附件,没有发票的不给赔;车,赔偿款直接用来还贷款。
5位车主看到这些,觉得无法接受。
李文峰算了一笔账,他的车买的时候是39万多元,保险上了3.2万元,附件花了三四万元。但现在按照赔偿的方案,保险用了9个月,要扣除2万多块钱,附件因为没有发票,不给赔付。最后,赔偿款一共只有35万元,比自己买车时还亏了4万多元。
“我车上的那些附件,当时都是在村子里的小作坊弄的,哪有什么发票啊。就算没有发票,我也不会虚报,因为这些附件不安装的话,我这9个月根本就没办法拉活。”李文峰说。对此,郭晓攀也表示,当时自己买车安装附件时,曾经跟公司说过,很多地方不提供附件的发票,公司也说既然报不了就无所谓,而现在反过来,这些附件的发票都成了扣钱的理由,他给车配的附件,也只赔偿了一部分。
最令5位车主不满的是保险问题,他们认为,虽然车使用了几个月的保险,但保险之前都是按照全年度缴纳的,而且以后如果要买新车,也要重新买保险。现在公司跟自己“锱铢必较”的用这几个月的保险钱讨价还价,令他们很伤心。
此外,5位车主说,在投车以后,公司和有关部门都表示过,除了赔偿车辆之外,还会给他们一些补偿,因为车没了,肯定会耽误他们正常的工作生活,会以“误工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补偿。但现在,公司这边也不提误工费这个事。
5位车主现在没有了车,也就没有了营生的工具。而他们自身也是受灾群众,郭晓攀家的房子坏了,他家目前还在租房子住,段永康一家也还住在亲戚家。公司跟他们说“先签字,后拿钱”,他们几个都急着用钱先把自己的家安置好,所以也就签了字。
李文峰对这样的赔偿方案不满意,所以不愿意签字,因此一直没拿到钱。前一段时间,李文峰的父亲生病住院,由于急需要钱,他从公司拿了3万块钱,还要了一个月6000块钱的工资,除此之外的钱都还没有要到手。“外界传言是北京的公司捐赠了500万元,我们5个车主每人100万元,纯属胡说八道。”
而在赔偿协议上签字的其他几位车主,也没有拿到足够的钱。公司决定将部分赔偿款项直接帮他们去偿还此前买车的贷款,除去贷款以后,他们拿到手的现金就更少了。
李同云目前收到公司的赔偿款22万多元,其余的赔偿款都由公司偿还了他此前买车的分期贷款。他现在正在计划着买车,但不想再分期贷款了,“钱不够,就不买这种大车,打算买个便宜的,干点别的”,李同云说,公司的做法让他伤心,干着也没意思。
公司回应 还在解决,应该会赔给他们
红岩公司有关负责人蒋达先生告诉记者,这个事情目前还在解决中,“我想应该会赔给他们的,现在的问题应该是流程问题。”面对记者的追问,他一直强调,“应该会给”。
5位车主现在等不及,有的家里要修房子,有的家人生病,有的人心灰意冷。他们不明白,当时有关部门承诺的“照价赔偿”,“照”的是什么“价”?“我们投车的时候,事态紧急,都没想那么多,也根本就没去问,结果现在‘照价赔偿’变成了‘讨价还价’,令人难过。”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