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丁,可以上谱。记得7岁那年秋天,朱家祠堂修谱,父亲带我去参加上谱会。祠堂建在山上,朝南,进门甬道左右两边各长着一棵参天大树,右边的一棵树结满果实。来年,上学识字,学堂办在祠堂附近的寺庙里,遂懂得这结满白色果核的树叫白果树(银杏树)。
没注意从哪年起,无锡城乡白果树随处可见,仲秋的处暑一过,早熟白果蜡黄色,跌落树下。每年,我照孩提时记忆“拾遗”回家,经剥皮得雪白的核,去核壳得棕色的仁,净棕衣得仁(仁嫩时绿色,久则象牙色),保存冰箱速冻室,用时取出,即可与荤素菜配伍入菜,吃一段时间。
童年,八月半前后的傍晚,骆驼担摊主敲着炒白果的镬子吆喝着“生炒热白果,一分钱五颗”。小道伴闻声而出,围着镬子,双眼紧盯镬子里跳跃的白果,眼神里充满着解馋的渴望,此情此景已成为记忆深处的一道亮丽风景,不复重演。因为,新时代的人们富裕了,有丰富的零食供孩童们挑选享用。科学发达了,微波炉烤出的白果不比骆驼担摊主炒的差,骆驼担摊主的营生只有在博物馆见到了。
(朱雪坤)
话题#江南风物志#:粉垣黛瓦,朱栏绮户,莲叶田田,菱角尖尖……尽是江南风物,一起来了解江南人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