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爱管“闲事”的龚阿姨 助力失管小区“新生”

  “早上好,龚阿姨!”“龚阿姨,我看到车库前面的绿化带里有一堆建筑垃圾,帮忙请人清理一下吧……”走在北桥社区月秀东园小区里,不时有人亲切地跟龚月娣打招呼。龚阿姨在小区里的知名度很高,这都源于她的“爱管闲事”,大到为小区改造、居住环境改善而积极奔走,小到调解邻里关系、疏通下水管道、清理绿化带里的垃圾、修理年久失修的防盗门……邻居们都说龚阿姨为小区的大小事务操碎了心,她带领小区志愿者像爱护自己的小家一样爱护着小区这个大家庭。

  垃圾满溢、墙面漏水、路面坑洼、私搭违建、窃贼频顾、私装地锁、停车混乱……开发商撤走后,遗留下一系列管理问题,也导致月秀东园小区失管了20年。种种问题长期困扰,小区里邻里矛盾频发,部分居民的家园意识也很淡薄。在这种恶劣的境况下,龚阿姨默默奉献了20年。为解决楼道的安全问题,她自掏腰包修好了防盗门;邻居家的下水道堵塞、车库被淹,她第一时间联系社区物管,积极向上反映问题……也正是有了像她这样的热心人,虽然没有物业,但小区卫生有人做、事情有人管。

  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小区里像龚阿姨这样的热心居民拧成了一股绳。由于此前小区没有门岗和道闸,出入人群鱼龙混杂,给防疫带来了巨大隐患。为保障居民安全,疫情防控期间,龚阿姨联合热心居民自发组织居民募捐,搭建了一个临时“大门”。之后,龚阿姨这群“热心肠”又成立了一支巡逻测温扫码志愿队,和社区工作人员轮流守护着小区的安全。

  经历了疫情后,失管小区缺人管理成了龚阿姨最大的心结。今年年初,龚阿姨和5位热心居民走进北桥社区党委书记孙挺的办公室后,转机来了。社区专门成立了“调研小分队”对月秀东园开展细致全面的摸排工作,在了解居民的真实诉求后,决定对小区实施改造。为提高居民参与度、推动居民自治管理,向小区招募“热心人”,龚阿姨“众望所归”地成了“一号议事团”的一员,她积极参与小区改造的协商会议,共商改造方案,为家园建设建言献策。

  为保障改造和治理效果、重塑居民意识,此次改造采取居民自筹部分费用的方式。于是,宣传发动的重任落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和“一号议事团”身上。在正式上门前,龚阿姨就利用茶余饭后在小区内开始宣传发动。但在收费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愿配合的居民。龚阿姨印象最深的是某栋一楼的住户,她第一次上门就吃了个“闭门羹”。“凭什么要我出钱?也没见有人来修修我家门口的路啊!每次下雨,地下车库就进水,我都要自己一盆盆地往外清,你们走吧,这个钱我是不会交的!”龚阿姨没有放弃,一次次上门向该住户解释小区改造工作的同时,也把车库进水的问题放在了心上并向社区反映,遇到下雨就及时联系社区帮忙排水。在龚阿姨的用心和坚持下,该住户终被感动,缴纳了改造资金。在龚阿姨的努力下,自筹工作启动一周内,她所负责的几栋楼的缴费比例就达到了五成多。

  在社区、物管会和议事团的多方协作下,小区改造工程有序推进着,但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矛盾。要拆除违建时遇到了私搭违建居民的阻挠,龚阿姨在业主群里劝说:“咱们都是住在一个小区的,哪个不盼着改变小区的环境?以前总被资金问题难住,现在有了政策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能因为一点点私心影响整个小区的改造,退一步海阔天空呀!”一番话在情在理,也让其他业主纷纷点赞。

  违建被拆了,停车位改好了,道路铺平了,物业进驻了,“小区迎来了春天,我这心结也终于解开了”,瞧着小区内整齐规划的车位、平坦宽敞的道路、管理有序的门岗道闸,龚阿姨笑说,“不理解的人可能觉得我多管闲事,可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总得有人站出来,我不仅要管,还要把‘闲事’管到底”。

  (晚报记者 潘凡/文 社区供图)

  本报联合阿里集团天天正能量进行的2021“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已拉开帷幕,您身边如果有鲜活而生动、温暖有光芒的最美人物,欢迎通过0510-88300000或@江南晚报微博、微信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