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日前结束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院士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恺院士等共同牵头完成的《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个奖项的成果惠及宜兴市丁蜀镇的建筑遗产保护和应用。记者昨天上午从丁蜀镇政府获得证实,丁蜀镇古南街作为街区保护的重点案例,成为这个奖项的荣誉组成部分。
据丁蜀镇有关人士介绍,今年4月下旬,“丁蜀实践——当代中国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学术研讨会在丁蜀镇蜀山古南街举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崔恺院士等多位建筑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历史建筑遗存保护和利用经验。这项学术研讨活动之所以安排在蜀山古南街历史街区进行,与此次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有关。该项目建立了基于城市-街区-建筑遗产多尺度连续性的城镇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体系,成果已应用于全国16个历史文化名城、43个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4个历史街区,实现了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的重大跨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其中,该项目成果在宜兴丁蜀镇古南街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王建国院士带领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团队,长期深耕丁蜀,在城市建设和历史遗存保护利用方面提供了过程性的支持和帮助,使得蜀山古南街、莲花荡、前墅龙窑、春园、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多个城镇建筑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正在复苏的丁蜀古南街已成为宜兴最有吸引力的蜀山陶集的所在地,陶瓷生产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古南街风貌的活态延续,也成为“陶都之都”历史建筑遗存保护和利用经验的“丁蜀实践”。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