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午11点刚过,天空中不时飘着零星小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郭茂宇和姐姐,准时收到了由惠山区长安清真拉面店负责人马智配送来的“暖心餐”。这样的一幕在另外16个少数民族学生身上已上演了一段时间。据了解,当地推出“暖心餐”的背后是政协长安街道工委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用餐问题的奔波和努力。
惠山新城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新惠山人来此读书、定居,其中也不乏少数民族孩子。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新城核心区惠山经开区拥有少数民族学生284人。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就餐,一般都是靠家长送餐或者自行带餐解决,送餐占用了家长大量时间,有些家长因此不能充分就业,影响了家庭经济收入;对于自行带餐的孩子来说,放置时间比较长,不仅影响食物口感,也容易引发季节性卫生安全问题。很快,少数民族部分学生用餐的这些问题就摆在了长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秦羽的案头。
“舌尖民生无小事”,秦羽表示,长安街道工委和惠城社区针对这一现象,对辖区小学、中学的带餐、送餐学生进行了首批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由家长送餐的学生28人,除2名家长外,其他送餐家长因孩子需送餐只好全职在家。
很快,政协长安街道工委请来“助力团”,召开“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大家共同为少数民族学生校内用餐问题的解决把脉献计。经过热烈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市场化的服务模式,为首期统计到的孩子进行统一配送午餐,并提供固定用餐场所。同时,联合政协委员、开发区商会企业家捐助了首期20万元的资金,成立“惠爱·红石榴”爱心基金,用于补贴少数民族学生配餐中所产生的运营及配送费用。秦羽表示,孩子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家长的实际困难也一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后期,由街道牵头,还将为有就业需求的学生家长提供就业推荐、创业指导、岗前培训等公益服务。
“暖心餐”从10月18日开始试运行,转眼间过去了半个月,首批惠及的18个孩子用餐情况怎样?惠山经开区统战群团科科长席丹表示,11月2日,家长们送来了写有“心系少数民族学子,共建美好石榴家园”的锦旗,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加入到“暖心餐”的队伍。
(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