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潘凡 袁晓岚 实习生 齐天华)8日下午,无锡明日风园艺有限公司和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签订了水权交易合同,无锡明日风园艺有限公司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平台购入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10000立方米/年的水资源使用权,交易总额25000元。由此无锡市第一单水权交易在滨湖区成功落地。
无锡明日风园艺有限公司负责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蠡溪路-隐秀路交叉路口的绿地花海养护,需要大量用到地表水。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建有2500立方米冷却水及雨水收集池,重复利用率可达80%以上,有较大的节水富余空间可供水权市场交易。双方企业在区水利局的协调下一拍即合。
滨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滨湖区拥有取水许可证的企业共30家,经摸底了解到9家企业有空间出让。从无锡市水利局了解到,水权交易制度在国内已实行多年,尤其是在北方严重缺水地区已形成了常态化交易,而在无锡等南方丰水地区,水权交易一直是难题。去年起,省水利厅力推水权交易改革试点,一些城市在地下水水权交易上已成交多起,但在地表水水权交易上还较少成功,特别是专门针对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更少。无锡属于地下水禁采区,地下水是保护对象,不宜开展地下水的水权交易。
“因此我们在地表水用水户中先行先试。”市水利局水资源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有取用水户900多户,覆盖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环境等用户,其中一部分已创建成省市节水型载体,有节约下来的富余水量指标。去年江苏省水利厅结合《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提出把水权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事项。在此基础上,今年无锡市水利局联合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出台了《无锡市水权交易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方案》明确了水权交易对象和类型,水权交易方式、期限、水量和价格等。该负责人表示,无锡首单水权交易为规范绿化环卫、建筑施工取水等临时取水行为提供一条全新路径的同时,也为丰水地区地表水取水户间的水权交易探索了经验。明年,将按“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的水权交易试点原则在全市逐步推广,盘活区域水权存量,探索以市场化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激励取水单位节水技改、以节水效益换取经济效益,初步建立起全市的水权交易市场。
链接
水权交易
水权交易指将水的所有权、使用权等相关权利,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一些企业的用水指标节余时,可以将用水指标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进行交易,出售给用水指标超支的企业,让节水措施进行得当的企业获得利润,也倒逼用水量过大的企业节约用水、节约成本。开展水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贯彻“节水优先”方针的具体举措。对卖方而言,通过有效节水措施,将节余的水量拿出来交易,获得利润,建立节约用水的有偿激励机制;对买方而言,不采取节水措施,新增用水需求时,就需要多花钱购买,需求越大花钱越多,从而迫使其节约用水。这样就建立了节约用水的倒逼机制,促使其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用水模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