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天下

以文化人 强基固本

东北塘街道“四度融合”构建“扫黄打非”新格局

  资料照

  东北塘街道按照“机制有创新、制度管理到位,组织有保障、责任落实到位,监管有成效、部门联动到位,宣传有力度、教育引导到位”思路,积极创新基层巡查监管方法,坚持网上清理和网下整治双管齐下,扎牢“网”、编好“格”、管好“企”、查好“店”,统筹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切实整治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构建“扫黄打非+”基层治理新格局。

  “扫黄打非+党建引领”,组织保障有力度

  抓制度强管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扫黄打非”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联合、条块联动、管治联通”体系。制定专项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清单、12个村(社区)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站点职责,确保工作责任清单化分解、目标化推进。

  抓统筹强推进。将“扫黄打非”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文明城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党政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有效串联,确保“扫黄打非”各项举措的落实有组织、有抓手、有路径。

  抓队伍强力量。12个村(社区)基层站点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志愿者、楼道长、文体爱好者等群体,配齐“扫黄打非”专职负责同志1名、网格员1名、义务监督员或信息员3名,在原有5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的基础上,扩充队伍规模,协同开展日常巡查、联系沟通、宣传引导工作。

  “扫黄打非+阵地建设”,资源整合有精度

  全方位建成。12个基层站点100%整合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建成“一元阵地、多元功能”共享共治平台。

  全领域延伸。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公共图书馆、行政审批局政务大厅设置2个“扫黄打非”公益宣传点,分时段轮岗设置兼职宣教员。

  全覆盖试点。作为锡山区“护苗”工作创新试点,在东北塘实验小学建立全市首个“护苗”工作站,与教育科、团工委、文体旅游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护苗”教育服务基地、“护苗联盟”、“护苗”志愿服务队,初步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护苗”综合体系。按照年度活动计划,将“育苗”“壮苗”行动融入日常工作和学校特色教学。

  “扫黄打非+活动融合”,宣传教育有温度

  强化源头监管。统筹协调统战科、经管科、教育科、文体旅游科、派出所、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配合,对宗教场所、印刷企业、学校周边书店、网吧等重点领域进行联合督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

  强化营造氛围。灵活运用线下宣传阵地和“学习强国”平台、“幸福东北塘”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媒体,紧扣“世界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宣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开展网上正面宣传,提升主流思想价值的凝心聚力话语权,营造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

  强化实践引导。以“净网”“护苗”“秋风”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党史学习教育、全民阅读推广为契机,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落细落实,累计配送宣传物料2000余套。充分整合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驿站、严埭革命纪念馆、乡镇企业博物馆等资源,重点面向青少年及其家长开展亲子实践及教育活动60余场,让文化浸润心灵,助推“扫黄打非”深入人心。

  “扫黄打非+巡查监管”,长效管理有密度

  细查企业。紧扣法定节假日、春秋学期开学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印刷企业、出版物零售单位、网吧等重点领域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40余人次,检查相关经营主体52家。

  深研信息。按照网格化治理模式,充分发挥12个村(社区)信息员的“触角”作用,认真开展不良信息举报工作,发现苗头及时化解处理,有效编织“扫黄打非”防护网,实现线上线下紧密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