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桦 |
秋天的盐城西乡,阳光踮着碎步在垛田上走,碧水蓝天下的湖塘旁边,一大片一大片菊花赶着趟儿呼啦啦盛开,堆满了弯曲的田埂。不远处的蟒蛇河和大纵湖边,芦苇丛中飞起一群群白鹭,贴着水面落向同一处高墩,落向那一片迷人的湖塘花海。
十月,金灿灿的秋风是充满幻想的调色师。在盐城西乡,那一处处高出地面、四面环水的土墩,常常被称作“垛”,那水边的田地便也成了“垛田”。其上垒土,其下水流,垛田是千百年来里下河水乡的农民们赖以生存的所在。人勤地不懒,垛田上面从不会剩下半隙空地。春天,我来这里,看见湖塘里开着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夏天则是金黄的向日葵,现在,秋风十月,这一片湖塘花海似乎又成为了菊花的天下。这当中,硫华菊和百日菊是主要品种。当然,更多的似乎还是稻田。水稻作为一种农作物,它是人们活命的口粮,而今,在这片邻近大纵湖的田野里,经过整整一个夏天,吸收了一年中最为充足的阳光,千亩湖塘正聚集起一年四季最成熟、耀眼的金黄。同样是黄色,这片稻田比春天的油菜花更加成熟、丰盈。确实,浸泡了太多辛勤的汗水,这来自秋天的收获,无论如何都会比春天更加扎实,那些果实的气息,也更加接近泥土的芬芳。
地处盐城盐都区的大纵湖,拥有里下河地区最为辽阔、清澈的水域,早些年,有苏北第一泻湖之称的大纵湖,曾经是盐城这座百万人口城市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大河奔流,大湖泱泱,蔚蓝天空下,九九八十一道弯的芦苇迷宫如梦如幻,那些白鹭、苍鹭、水雉、震旦鸦雀、长脚鹬,甚至还有东方白鹳,无数鸟儿将叫声留在了安静的湖面,绿色的大纵湖因此成为“水鸟天堂”。而现在,因为一片盛开的菊花和七彩稻田,一群又一群鸟儿飞跃宽阔的湖面,从蟒蛇河两岸汇聚到这片垛田、汇聚到与大纵湖仅仅一路之隔的湖塘花海,用欢快的节奏弹起抒情的乐曲,唱响绿色的歌谣。而这些鸟儿当中,最多的当数白鹭和灰鹭,它们用宽阔的翅膀覆盖着湖塘花海,覆盖着一大片金色的菊花地和水稻田。
和春天蓬勃向上、一直朝着阳光生长的油菜花不同,秋天,湖塘花海里所有的花朵都贴着地面开放,沉甸甸的水稻田更是和脚下的大地紧紧靠在一起。站在高高的瞭望塔台,金色稻田里有一幅巨大的稻田画,那是设计人员用一个个不同的水稻品种,经过特殊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精心点染、浸泡出的“黄金盛典”。金黄稻田里,稻香深处跃动起一只巨大的螃蟹图案,恣意纵横,又有些洋洋得意。大纵湖的Logo(标志)则是芦苇一样的墨绿色。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今年正值建党百年,农业科技人员精心设计,用十多种稻谷栽种在脚下的这片垛田,从春天,到夏天,一直到秋天,此刻,穿过缤纷烂漫的秋风,一排醒目的文字跃然于一片湖塘花海,整个稻田就是一面五彩斑斓的旗帜。一幅巨大的稻田画,就此承载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太阳月亮和镰刀铁锤的祝福。
作为著名的国家湿地公园,几年来,从《月光三千亩》到《湖塘花海》到《湖边记》,我曾经多次写过这片土地。置身其间,因为一片湖光水色,我仿佛也成了大纵湖和它的无边花海的一部分,成为一片“浮在水上的云彩”。而现在,在这个金灿灿的秋天,且让我将那片七彩稻田里生长出来的图案,写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献给大地的最真挚的祝福吧。一只只清水大闸蟹从大纵湖里探出来,爬过蟒蛇河边的那一座码头,一脚便站在了湖塘花海这一片金黄的稻田,像一个个活泼的精灵,又像是美丽的童话。
稻田画的灵感和创意,来自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大纵湖边的渔民。仅仅是在几年前,大纵湖周边的湖面还布满了一道道渔网和虾笼蟹簖,如今,退渔还田,退渔还湿,这些常年生活在湖上的人们,从船头走到了岸上。告别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模式,作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盐都,当一道道田垄和水面走到一起,这片湖塘花海也就成了人们创意生活的舞台。用从小渔船上腾出来的一双勤劳的大手,激情擘画家乡更新更美的蓝图,世代生活在大纵湖边的人们,碧水蓝天下,有属于他们的“金山银山”。
稻穗低垂,花朵绽放。大纵湖和湖塘花海,两只荡漾在盐城西乡的喜船(花船)。头顶一轮太阳,身边浮着月亮。一把长篙系着鲜亮的红绸,春天,推开一大片盛开的油菜花,秋天,穿过菊花盛开的垛田,金锁玉佩,叮叮当当,湖塘花海托起七彩稻田——整个大纵湖、整个盐城西乡、整个里下河都跟着激情舞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