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时30分许,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钟开市。在北交所揭牌暨开市仪式现场的电子屏幕上,首批上市公司的股票信息不断闪烁更新。
北交所开市首日运行情况如何?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其上市公司有什么特点?投资北交所股票的条件和交易规则又有什么不一样?“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热点一
首日交易如何?
运行平稳,行情出现分化
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首批81家上市公司开始交易。其中,10只首日上市交易的新股出现全线上涨。同心传动一度涨超500%,领涨新股,收盘时涨幅为493.67%。其余新股也均收获超100%的涨幅。涨超200%的有大地电气、志晟信息和晶赛科技,恒合股份等6只新股涨超100%。
截至收盘,71家从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的公司,9只股票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德瑞锂电收盘时录得18.23%的涨幅。
为何北交所新股和从精选层平移过来的股票出现了行情分化?
开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北交所新股刚完成公开发行定价,15日首日上市交易,其首发定价的估值水平较低,同时投资者对北交所新股的热情较高,多种因素促成北交所新股首日表现亮眼。
热点二
上市公司特点如何?
平均市值相对较低,聚焦“更早、更小、更新”
开市首日,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体亮相。分析这些企业的特点可以发现,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色明显。
81家企业,涵盖了25个国民经济大类行业,大部分属于行业细分领域的排头兵。其中,占比87%的公司来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定位看,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虽然同为证券交易所,但服务对象不同——北交所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突出“更早、更小、更新”。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说:“中小企业始终有着发行上市不够格,信贷发债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而北交所的上市财务门槛相对低一点,更鼓励创新,符合条件的退市公司可退至新三板创新层或基础层继续交易……一系列基础制度都体现了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
热点三
与沪深交易所相比投资有何不同?
30%涨跌幅,50万元投资门槛
根据北交所发布的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等相关规定,个人投资者申请北交所交易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50万元,并且需有2年以上证券交易经验。这一准入门槛与科创板一致,高于创业板“10万元+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的条件。
“这个门槛反映了制度对普通投资者的保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既保护了专业知识和资金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中小投资者,也鼓励了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使市场机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不仅如此,除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外,北交所对股票交易实行30%的价格涨跌幅限制,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20%,更高于主板市场的10%。这意味着北交所上市公司股价博弈更加充分,投资者也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情况下,通过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进行布局可能是相对更优的方式。(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