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微信那头的人说“你被骗了”,该信谁?昨从东北塘派出所了解到,辖区一名居民报警称自己被忽悠,希望警方帮忙追回损失,可民警仔细甄别后,发现居民口中的“工作人员”才是骗子。民警一番劝解成功让该居民醒悟过来,避免上了贷款诈骗新套路的当。
“我的银行卡被盗刷了2万多元!”报警人林先生50多岁,到派出所时情绪有些激动,称被北京一家公司骗了。从林先生提供的银行流水来看,每月定期有一笔金额汇往该公司,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在民警询问下,林先生道出了事情经过。他在2017年6月向某金融公司借款3.5万元,之后逐月归还,每月银行卡上会自动扣款,到去年6月份扣款结束。就在报警前一天,林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上面显示他还款严重逾期,如果不尽快还款,个人征信会受影响,今后乘坐高铁、飞机等都要受到限制。根据短信上面留下的电话号码,林先生拨打询问,并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微信那头的金融公司“工作人员”帮林先生进行了核实,告诉他之前有相当一部分钱并没打入指定的还款账户,而是流入了北京某公司。对方说得有模有样,林先生听得心底直打鼓。他匆匆赶到银行查流水,结果发现还真有不少钱款打给了北京某公司,合计下来共有2万多元。林先生越发相信“工作人员”的提醒,一边担心自己的征信问题,一边想把被刷走的钱追回来,于是报警求助。
根据林先生带来的材料,民警开展现场甄别,分析认为林先生确实遇上了骗子,但骗子另有其人。林先生于2017年至2020年间的还款并非被骗,而是还清了借款。“如果借款逾期未还,通常当月还款日结束就会发提醒,不可能过了1年多再来催款。”民警表示,骗子冒充之前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林先生由于着急和担忧,在对方话术攻势下对自己的正常还款产生了怀疑。此前派出所发现的贷款类诈骗警情,多是以放款前审核条件为理由,让受害人先缴纳保证金等,而林先生遇到的手法比较特殊。如果继续和对方聊下去,那么骗子接下来很可能会让林先生转账证明自己的征信情况,或者把钱款转入“真实还款账户”等。幸运的是,林先生一心想要追回“被盗刷的钱”,尚未转款遭受损失。在民警解释和劝说下,林先生终于解除了疑惑,同时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受骗。 (念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