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梅根 文|
一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因为在西方,文学家歌德、哲学家谢林、音乐大师贝多芬等人,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又何尝不是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呢?
每当进入鼋头渚景区时,人们总能望到那耸立在中犊山上的太工疗养院,扑入眼帘的是其美丽而又壮观、熟悉而又神奇的建筑群体,与那北戴河疗养院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引来多少诗人为之吟咏,多少画家为其挥毫。特别是散列在山间的宏远楼、远山楼、烟波致爽楼,层层叠叠,历经沧桑,风采依旧,与周围太湖风光融为一体,以独特的韵律弹奏出曲曲动人心弦的乐章,给人享受,令人陶醉。
建筑不是冷冰冰的空壳,而是有生命、有灵魂、有温度的。无锡作家许墨林先生在《建筑,提升无锡城市文化美的气质》一文中写道:“无锡环太湖一角有许多疗养院,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中犊山上的太湖工人疗养院,人们称它为‘水晶盘里翡翠宫’‘神仙岛上养生地’。中国古典宫殿式的构筑,绿色琉璃大屋顶,阳光充盈、月光进窗的宽走廊,可登高远望美景,也可小坐喝茶聊天,在此休养的劳模和有贡献的技术人员,都会从内心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无锡的第一个建筑大作品,一处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疗养院!”
二
据史料记载,太工疗养院设计者,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沈元恺先生,而参与设计者江应麟先生与审定者江一麟先生,均为无锡市著名建筑设计师,是无锡现代建筑业的先驱人物,人称无锡建筑界的“江家班”。像江应麟先生,属于无锡现代建筑业的先驱人物,不但主持建造了庆丰纱厂、印染厂,像工运桥、光复桥等许多桥梁也是他设计的。
1951年初,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中华全国总工会指示全总华东办事处、苏南总工会成立筹建委员会,着手在苏南地区建造首家工人休养所。经过在太湖风景区多次实地考察,最终选定在中犊山上大兴土木,建设华东工人太湖休养所,方案经全总批准,由苏南总工会负责筹建。随后,筹建委便制定了远山楼、宏远楼分步实施计划,建筑面积为3384平方米,投资总额50余万元。工程于1952年3月12日破土动工,至当年年底相继竣工。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振复先生曾说过:“优秀的建筑,由于成功地处理了建筑个体的各部分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群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的比例尺度,像一部成熟的乐曲,既千变万化、波澜起伏,又浑然一体、主题鲜明。这里有主旋律与副旋律、高潮与铺垫、独奏与合奏、领唱与和声。既有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进行曲,又有缠绵悱恻、情切切的恋歌和清晰愉快的田园小唱。”可不是吗?在阳光的辉映下,太工疗养院的两座两层建筑主体——远山楼、宏远楼依山面湖,曲折错落在向阳半山腰上,鳞次栉比,疏密相宜,高下得体,红瓦盖顶,像一簇簇炉中跳动的火焰,又像一片片空中飘动的云彩,完全笼罩在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秀色之中。
人们在建筑审美时,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步移景异。一方面保留着对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又怀着对下一个空间的期待,从而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的空间理性的时间化特征。也就是说,人们只有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才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术之神、之韵。瞧,历经近七十年风雨的远山楼、宏远楼,以及犊山楼、映月楼使之与林木相接,山水相依,花草相伴,全年四季,如诗如画。初春,万木吐翠,满目新绿;盛夏,百花怒放,四处飘香;深秋,层林尽染,硕果累累;严冬,银装素裹,一片玉洁……让兀立在水中央的中犊山愈发显得琳琅满目,艳丽夺人。
三
建筑作为城市的元素、时代的坐标、流淌的文化,表达和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追求,承载和记录了历史的变革、进步与延续,引领时代精神不断向前发展。众所周知,“烟波致爽殿”是清朝皇帝在承德时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康熙曾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因此,题名“烟波致爽”,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一景。而作为无锡一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太工疗养院,其主楼“烟波致爽楼”虽与山庄建筑同名,但气韵生动,韵律和谐,更焕发着新时代的夺目光彩,而且大楼内部布局装饰堪称经典:每层有左右直通的宽畅阳台,公共通道的地面及楼梯踏步均为水磨石,成为疗养院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无锡为数不多融南北民族风格为一体的建筑之一。
1954年2月,经过全总和江苏省总工会批准,疗养院在中犊山偏东侧的山坡上,建造具有综合性疗养功能的烟波致爽楼,建筑面积为6001平方米,投资总额120余万元,同年3月12日举行开工典礼。值得一书的是,烟波致爽楼主设计仍由沈元恺先生担任,他曾先后设计了解放楼、劳动楼、光荣楼、幸福楼四幢西式大楼和一幢民族风格大楼图纸各一套。而设计大楼的图纸经我国著名设计大家刘敦桢、杨廷宝、陈从周等先生研究审定,最后上级决定采用民族风格的设计方案。大楼为宫殿式楼宇,高三层,沿山势错落,由左右两幢联通成一个整体,并且设计为一房一景,各个房间均有园林景观。临窗远眺,重峦叠嶂,帆影点点,鸥鹭翔飞,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在艳阳辉映下,烟波致爽楼的碧琉璃大屋顶,灰色墙柱,飞檐翘角,熠熠生辉,让人想起唐朝诗人李涉《题水月台》的诗句:“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并且龙头翘角上配有5只吻兽,如同守护神一样,忠实地挺立在各自的岗位上,沉默而威严,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正因为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对此曾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现在,这座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以它高超的艺术魅力和独有的文物价值为世人绽放出迷人色彩。
四
孤岛耸峙,山水相依。每座建筑都像一本书,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在与内里。近七十年来,太工疗养院因其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以及小蓬莱山馆、醉乐堂、二泉桥等历史遗存,被列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为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辉添色。而且,这里先后被《火红的年代》《张闻天》《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多部影视剧选为外景拍摄点。1964年11月,当代著名画家钱松嵒先生在《太湖中犊山》画作上题识:“无锡中犊山,孤峙太湖中,昔为荒岛,今已建为工人疗养院。琼楼玉宇掩映,琪花嘉树四绕,烟波云涛,乃天然一幅仙山楼阁图也。”该作品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既是当年太工疗养院的艺术再现,又是留给故乡人民的艺术瑰宝。
无锡著名诗人孟敦和先生为之深情吟道:“一颗镶嵌中犊山宝石/隐身三万六千顷波光仙境/红楼窈窕山腰绿荫/大屋顶琉璃浪漫日出//临湖亭台任波涛洗尘/山间曲径任晨光梳妆/耳边花香鸟语/窗外渔舟乘风/青山如诗碧水如画/雾中蓬莱不知谁家农院//红鸥南归唱一首恋歌/放不下对太湖牵挂/一代代共和国工匠笑声/灿烂如梦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