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教岗位上朱国谊已经工作了25年,她有一个信念——坚持做好普通的事情。于是日复一日在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她保持着最初的专注与投入。2016年起朱国谊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心理学,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这一段学习经历让朱国谊找到了更多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的办法。
当观察到花花对班级环境不敏感,常常习惯于等待,不主动加入游戏时,朱国谊会每天主动抱抱她,问她“回家以后会想我吗?”通过这种方式唤醒花花对于幼儿园的归属感。男生阳阳比较胆小,对成年人依赖心理很强,朱国谊就拉着热情勇敢的孩子邀请他一起参与游戏,逐步拉近他和同龄人之间的距离。朱国谊经常和家长说:“不要轻易去定义孩子。让我们一起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可能是一座‘小火山’。”
带大班时为了提升孩子们的观察、记忆、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朱国谊安排他们每天以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到了周五围坐在一起分享“本周最难忘的事”。2019年6月毕业的涵涵至今仍会经常翻看自己那本绘画日记:“每一页都能让我回想起在幼儿园里的各种事情,现在看图说话的时候,只要有画面我立刻能编出有趣的故事来。”
每逢小班新生入学前,朱国谊会准备大量的事例,在家长会上“预演”,让家长对幼儿入园后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心理准备。针对入园后的具体问题,朱国谊也积极地和家长沟通,通过各种办法去调整。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解决各类问题,朱国谊还学习了家庭婚姻指导、幼儿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朱朱真的做到了育人育心,孩子在有爱的集体里变得健壮勇敢、善良懂事。”毕业生三千的家长回忆起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用“遇见春天”形容和朱国谊相处的时光。
(徐婕妤)
“朱朱,早上好!”每天早晨,在侨谊幼儿园门口,小(1)班的孩子和家长们总会这样和班主任朱国谊打招呼。“朱朱”这个称呼源自多年前的一次模仿游戏,“游戏的时候有孩子这样叫我,我心里出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亲近感。后来我把班级群里自己的ID从‘朱老师’改成了‘啥都管的朱朱’,渐渐地家长们也开始叫我‘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