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经过一星期的试运行,昨天上午,无锡法院被执行人信用码正式上线。据了解,信用码以无锡两级法院执行案件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手段自动生成被执行人的专属信用二维码和电子信用证明,供社会公众实时查询,这也是全省首个被执行人信用码。
无锡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邱必友介绍,被执行人信用码根据案件情况具体标识为绿码、黄码、红码三色,社会公众随时随地可通过“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信用中国(江苏无锡)网站等途径,查询无锡两级法院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信用码标识显示情况,让失信被执行人无处藏身。
现场,记者也体验了一把这个被执行人信用码。打开网站后,将需要查询的个人或企业名称输入,就能够立即显示对方的信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查询个人信用还需要输入对方身份证号码。中院执行中心主任闵仕君介绍,当个人或企业名下无执行案件时,查询是不会出现二维码的,当名下有相关案件时,二维码则会根据不同情况显示不同颜色:“有执行案件,但尚无违法行为时,显示的是绿码;有违法行为、被限制高消费等情况的,则会出现黄码;如果是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老赖’的,就会出现红码。”
闵仕君表示,使用信用码后,一方面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与他人产生金钱往来时,很容易就能查询到对方的信用情况,让“老赖”无处可藏。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的信用保驾护航:“有时候企业已履行完责任,但金融机构那里没有及时更新,使得企业无法贷款或参与招投标,而信用码是实时的,就不会出现这种延迟的问题。”闵仕君表示,目前信用码只能查询在无锡法院存在执行案件的个人和企业,后期他们会联合其他地区的法院,扩大信用码的数据库。
邱必友介绍,法院也为被执行人准备了修复信用的机会,被执行人既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信用修复,也可以向执行法院作出信用承诺,还可以通过个人信用分“阿福分”“增信”,执行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暂停或解除信用惩戒措施,修复其信用评价:“推行全市法院被执行人信用码机制,不是对被执行人放宽惩戒标准,而是激励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促使被执行人在一定修复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用行动弥补过失,展现诚意,无锡法院也将严格核准程序,防止信用修复被滥用。” (甄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