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学八礼四仪 育文明少年

文明礼仪融入校园育人全过程

  本报讯 12月3日早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以下简称省锡实一小)五年级(3)班学生吴若溪佩戴着绶带,在校门口向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师生露出灿烂的笑容并行队礼、问好。一进学校就获得满满的元气,老师和学生也都向她回礼……

  吴若溪是学校评选出的11月“明礼儿童”之一,这一周担任礼仪使者向师生传递文明礼仪。采访中了解到,无锡各中小学深化内涵建设,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校园日常育人的全过程。

  省锡实一小的“明礼园”内设置了鲁班锁雕塑,上面刻有“仁、义、礼……”21个凝结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汉字,园内用古朴的铜条把国学经典语录镶刻在地面,还有无锡惠山泥人阿福阿喜的“弟子规”雕像,让礼仪教育如影随形。在这所学校,区本教材《国学经典主题赏读》以及校本教材,与文明礼仪教育融合在一起,围棋、网球等课程中也融入了规则培养、仪式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堂外,每个新生入学后,都要熟读明礼娃口袋书,把“课堂好习惯、路队好习惯、餐饮好习惯”等十多首学校自创的儿歌记在心中,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该校的《明礼儿童养成行动》成功入选无锡市第三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并于今年顺利结项。校长刘艺慧表示,学校的明礼教育还在持续深入进行中,为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吴区泰山路实验小学以致远课程、品格提升工程等为渠道,不断深化“八礼四仪”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新吴交警多次进校园,带领学生学交通法规、学行走之礼、学交通指挥等;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跟随学校特聘的艺术大师欣赏、交流和传递美,培养观赏之礼、仪表之礼、言谈之礼等。

  另外,还有诸如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无锡市阳山中学,以诗歌为媒,传承和弘扬诗歌中蕴含的优秀中华文明,培养学生“谦恭礼让、孝亲敬长”等品格。

  日常教学与活动、仪式结合,育人效果更加凸显。每到开学初,各学校都会精心策划一系列兼具趣味和新意的入学仪式,给刚入学的孩子们一份温暖、独特的见面礼。除此之外,在每年特定的时间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举行各具特色的成长仪式、青春仪式以及18岁成人仪式,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