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乐龄·悦苑/广告

“老年人更需要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

AI:银发一族的“贴心小棉袄”

  一名老人与工作人员在和AI情感陪护机器人互动。

  “语音控制的助老智能屏,简单实用,特别是自己在家时,可以和它聊天,用它学习、上健身课……有时感觉它比闺女还亲,真像‘贴心小棉袄’。”近日,作为体验过一段时间AI智能语音系统的用户,北京国风美唐社区广场舞队队长孙阿姨在受访时由衷地表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近年来,智慧养老不断被提及。为进一步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日前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共同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并提出重点面向家庭养老床位、智慧助老餐厅、智慧养老院,打造智慧化解决方案。那么,如今的智慧养老技术发展水平如何,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吗?

  为缓解老龄化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这意味着我国人口结构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当前,养老行业存在着服务供给种类和数量不足、专业化和科技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智慧养老服务不仅是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案,更是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公益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崔炜表示。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强调“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要发挥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一动力的战略作用。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

  AI技术的成熟,不仅填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的缺口,还促使养老服务由人工密集型服务转向数字化智能服务,AI作为一个可靠的帮手,将为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然而,智慧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尚有诸多待完善之处。值得关注的是,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有四分之三的老年人(约两亿人)未接触过互联网。

  中民养老规划研究院院长苏志钢博士指出:“其实,老年人更需要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数字智慧时代下,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解决老年人遇到的‘数字鸿沟’,既需要政府关注、社会包容,也需要产品研发人员加强研发、升级,让产品适应更多老龄化应用场景。”

  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从健康手环到老人防丢器,从吃药提醒装置到服务机器人……在AI加持下,融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的智慧养老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为智慧养老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五福小度帮助我办了很多事儿。你可以呼唤智能屏,进行心理咨询、健康管理、身体锻炼、歌咏娱乐,特别好”,独居在北京大栅栏地区的杨叔刚过完八十大寿,提到五福智慧助老平台他说,“不仅如此,通过这个平台完成在线点餐后,可直接到社区驿站吃饭。每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我就有更多时间参加各种兴趣班了”。

  2021年两会期间,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的提案《加快推动智慧养老进社区,用科技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简单、更幸福》引起各方关注。“2020年7月以来,‘五福AI助老’项目率先落地北京3个试点社区,项目以小度智能屏设备为信息接入端口,搭载五福智慧助老平台,包含了休闲娱乐、日常养生、健康管理等多个模块。

  项目整合多方资源、联动外部合作伙伴,将适合老年人的养生知识、健身教程、心理调适方案、慢病管理及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社区生活服务进行整合,切实惠及广大老年人家庭。截至目前,项目已落地北京、鞍山、赣州等7座城市,覆盖并服务35个社区及2家养老院。”百度公益负责人杜军介绍。

  针对老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人工智能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据外国媒体报道,由美国LifeWatch健康服务公司推出的生命监测系统,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无创生命传感、通信和定位、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穿戴等技术,可自动实时检测、评估和记录用户生命体征、行为习惯及其他医学指标,对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行分级管理服务。

  而针对独居老人及行动不便者,法国创新公司KRG开发了AI+智慧监护系统,提供基于Sigfox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远程协助解决方案,可观测到在危险环境下,老年人可能发生的跌倒、不适和反常行为。

  此外,智慧养老技术发展的突破点还有养老陪伴机器人。它们可以同老年人对话,甚至还能和老年人跳舞、玩游戏等。例如,机器人Pepper能阅读,还能识别人的情绪;类似于Amazon Alex和Google Home的人工智能助手具有提醒吃药等功能;而“天猫精灵火眼”还具有识别药盒的能力——只要用“火眼”扫一扫药盒,就能播报药品药名、功效和过期日期等信息,其可识别超过4万种药盒;比利时一家机器人公司开发的卓拉机器人,不仅会帮助使用者上体操课,还会走动、说话、唱歌和跳舞。

  “AI技术为智慧养老产业带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希望有更多创新企业在智慧养老领域深耕发展,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崔炜如是说。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持续深度渗透到智慧养老领域,而智慧养老技术会变得更多样化、人性化、高效化。在智能养老产品创新方面,产业发展将重点集中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领域,并将融合5G、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满足高精度定位、智能人机交互、安全可信运维等需求。

  (科技日报)

  ● 延伸 ●

  智慧养老: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智慧养老备受政策鼓励及外界看好,但在应用过程中,智慧养老设备仍有不少方面需要与老年人磨合。从技术、产品设计、商业化层面来讲,智慧养老技术也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方面,现有的AI技术仍难以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现阶段,技术还无法完全代替人工服务,还无法实现养老行业的自动化。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女及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量。

  在产品设计方面,从业者应考虑到老年用户群体与年轻人之间的差异,并在产品设计上做出调整,以实现产品的适老化。

  商业化方面,在传统认知中,年轻用户才是品牌争抢的对象,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则存在争议。如果智慧养老服务仅停留在社会公益层面,缺乏直接利益驱动,商业企业势必会减少相关领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