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63个点,5112个车位

错时共享停车平台正式上线

  昨天下午,市民吴涛去周新苑四期谈事情,打开错时共享停车平台搜索后发现,已经没有车位了,但不远处的红星大都汇仍有车位,他顺利在那里停好了车。“节省了路上的时间,也不用像无头苍蝇乱找车位了。”

  今年是无锡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收官年,一大波硬举措缓解“停车难”已见成效。除新增各类公共停车位已超过5万个外,共享错时停车全市点位已达到63个,5112个停车位,其平台也正式上线了,让市民停车更便捷。

  随时可见 5112个车位已上线

  今年以来,全国在地方的停车管理条例或规定中,都提出要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市城管局停车处相关负责人徐敏介绍,停车难一直是城市管理的痛点,如今敞开单位和小区的大门,利用上下班潮汐错峰停车,不仅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题,还可以盘活有限的停车资源。“目前,第一批的点位和停车位已确定了,并已在无锡停车公众号平台上线,停车位有多少、在哪里、费用多少均一目了然,试运行时市民的反馈也不错。”市城管局停车处陆铁强介绍道。记者随即打开“无锡停车”微信公众号,点击“停车引导”选择错时共享,随后就出现周边的多个共享停车场,选择一个停车场可以一键查看总车位、剩余车位,如金融二街停车场总数有58个,目前空闲32个,整个流程很简单。

  据了解,共享错时停车全市点位已达到63个,5112个停车位。经开区的车位有426,新吴区1445个,梁溪区有1479个,滨湖区有637个、惠山区785个、锡山340个。陆铁强表示,共享错时停车措施在经历了不断改进并优化之后,市城管局根据不同停车点的情况采用一点一策的方式,在保障车位所属单位或业主的利益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又能充分利用车位,进行错时共享停车,实现共赢的局面。

  有效管理 实名认证后才能停车

  本报在11月23日发布报道了《错时停车为何运行一天就被喊停》一文,对于错时停车如何管理,避免安全隐患、过时不走等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昨天,记者在实地采访时发现,点位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以新吴区学志路上的实验小学地下停车点为例,这里共560个停车泊位,在学校上课期间,地下停车场是给教师和接送孩子的家长停车的,在非学校上课期间,这一个时间段供给周边的太湖花园二期三期等社区居民停车。太湖花园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胡雯介绍道:“我们要求对车主的信息进行审核对比,本小区暂时没有车位的且经过实名认证的车主,才能使用错时停车车位。”

  新吴区城管沈慧告诉记者:“我们还实行黑名单和白名单制度。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广大车主自觉遵守停车管理规定,也提高大家的停车体验,获得更多支持。”与此同时,位于山北街道的新惠小区地下停车场也已向周边居民开放共享错时停车位。据了解,新惠地下停车场共261个停车位,现已实际租出错时共享停车位120个。新惠市场停车场要求周边社区居民凭房产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居委会进行登记申请,居委会审核无误后会统一将车牌号汇总给停车场。车主需要签订协议,车辆只许停在固定停车位,若乱停则通知车主挪车,车主不配合满三次后取消车主准入资格。

  (璎珞 实习生 王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