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教育周刊

这所学校“春天里”学习班开办2500多天

培养更多幸福童年的守护者

搭建青年教师 成长平台

  “那一年,岁月青葱,我们共同许下青春的诺言;那一年,风华正好,我们携手沐浴春天的芬芳……”在春城实小举行“我的‘春天里’那三年”沙龙活动现场,老师们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从春城实小“春天里”学习班成长、优秀起来。

  “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是这所学校所有老师的共识。如何培养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让他们成为呵护幸福童年的使者?春城实小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基础上,推进“春天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量身打造“春天里”学习班,分梯度、分层次培养三年内的新教师,让他们力争一年常规入门,两年站稳讲台,三年逐梦弄潮。

  学校课程发展中心聘请骨干教师团队担任“春天里”学习班导师,形成了“春城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优秀的制度,是保障开展诸如教育故事讲述、校际主题演讲比赛、教师技能大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元的素养拓展活动的前提。学期末,学校通过评选“春天里”优秀随笔,表彰“春天里”优秀学员等激励举措,对青年教师形成价值引领,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迅速成长。实践证明,“春天里”学习班成立以来,已经成为助力年轻老师成长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作为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的领衔人,区“钱科英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校骨干科研班创办者,学校校长钱科英始终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要务,不管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春天里”学习班,还是骨干梯队培养的“幸福童年·SCES”科研班,她都全力支持,着力为一线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专业发展

  获取澎湃能量

  “教学随笔你有新的思考吗”“你的随笔上传分享了吗”“听说钱校长又给我们组点赞了”,这是春城实小“春天里”学习班教师们的独特打招呼方式。“回归本真的课堂,释放真正的天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肯定浇灌,待花开静枝”……这些感悟也都出自学习班成员的教育随笔。

  每学期,学校组织教育论文、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撰写指导培训,学习班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育随笔,由“春天里”导师及时点评,已经成为春城实小的惯例。每一届学员结业,学校还会将优秀随笔集结成册,印制成《“春天里”随笔集》。教育随笔已经成为提升新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每两周一次的随笔,帮助我养成了及时回顾、反思一天教学情况的好习惯,还能及时捕捉一些教育灵感与智慧,让我的教育教学变得非常充实,也看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该校教师徐云燕如是说。

  在提升三年内新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方面,春城实小不遗余力,创设理论积累及竞技展示的机会。读书能促使人思考深一度,但不少新教师对于读什么书、怎么读茫然无措,需要专业引领与指导。春城实小的“春天里”学习班设置规则,让教师读书有章可循,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前不久,学习班成员在学校课程发展中心黄澄皎、李中豪等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好的教育》一书开展了读书交流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阅读,分享感悟,共同成长。此外,学习班成员还定期与东亭实验小学、“春至江南”教育联盟校等兄弟学校开展联合读书会,如“悦读·正青春”——《儿童立场》读书沙龙;“邀约春天 共煮时光”两校读书等。

  从学习班成长起来的老师都感受到,在学习班所学、所思、所感已悄然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他们成为更好的孩子幸福童年的守护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