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天下

4885份出生证明被盗咋成了十年“悬案”?

部分作废证明流入外省被用于上户口

  近日,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网名)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曾有4885份出生医学证明被盗,部分证明被贩卖到福建等地,用来给来历不明的孩子上了户口。该起盗窃案10年未破,希望地方重视此案继续调查。此事引发舆论关注。商丘市公安机关表示十分重视此事,将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打拐志愿者顺藤摸瓜,医院被盗案浮出水面

  上官正义透露,2014年有线人告诉他,在福建等地发现有人通过中介购买出生医学证明,给一些来历不明的孩子上了户口。他随后卧底一年多,在多地走访调查。

  2016年9月,上官正义通过媒体反映了他的发现:流入福建的一部分出生医学证明来自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一件发生于2011年的盗窃案随之浮出水面。

  一份2013年7月23日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向商丘市卫生局(现为商丘市卫健委)上报的被盗情况说明显示:2011年1月30日早上8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职工上班时发现,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公室的门大开着,地面、桌面上有散落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存放证明的柜子柜门被打开,随即报警。现场清查发现,有2885份出生医学证明被盗。

  医院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后,在《商丘日报》刊登作废声明。2012年2月,因保健科原科长退休,工作交接后进行二次清查,又发现2000份出生医学证明丢失,随即登报声明作废。

  出生医学证明一次性被盗?“首次被盗时没有查清”

  “案发当时医院的管理不像现在这么规范。”商丘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尤培华受访时表示,当时空白出生医学证明本身并不值钱,被盗应该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网民质疑的医院工作人员“监守自盗”,尤培华没有正面回答,表示该院正全力配合公安机关侦破此案,将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

  为何被盗案发生一年后又发现2000份出生医学证明丢失?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写于2013年的被盗情况说明中解释为:经审核后为首次被盗时没有查清。

  尤培华介绍,商丘市妇幼保健院的大库存有全市待领的出生医学证明,该院领取本院所需证明时,会将其转移到院内小库,同时一一登记日期。经清查,被盗证明的登记日期均为2010年,其中第一次被盗证明的登记日期分别为8月28日和12月7日,而第二次清查发现的被盗证明登记日期比第一次的早,分别为4月29日和5月16日;院内首次被盗排查时按照惯性思维,默认8月28日前的已发放完毕,导致首次排查没有查清。

  作废证明能成功落户?孩子身份能被“洗白”?

  上官正义表示,部分证明经中介买卖流入外省。他提供的一份名单显示,9名出生于2006年至2012年的孩子落户在福建省,其出生医学证明编号正是商丘市妇幼保健院被盗的其中一批,编号在J412683001—J412684000之间。

  为何作废的出生医学证明在外省被成功用于上户口?尤培华表示不清楚,称按理说作废声明刊登后公安系统应进入流程,如果核查清楚,凭作废的证明应该上不了户口。

  4885份出生医学证明被盗,是否意味着有大量来历不明的孩子身份被“洗白”?商丘市公安局梁园分局局长余方生介绍,根据上官正义当时提供的线索调查,已核实了10个孩子上户口使用了商丘被盗出生医学证明。公安机关研判后,将该案立为刑事案件,继续追踪线索。

  “经公安机关判断,这些被盗用的出生医学证明是真的,但盖的医院的章是假的。据协助办案的福建警方透露,一张出生医学证明在当地卖450元到4500元不等”,余方生说。

  余方生介绍,在福建警方协作下,通过侦查、DNA亲子鉴定等手段,查清已发现的10个孩子中,有4个亲生、3个抱养、2个捡拾,还有1个说不清来历。其中说不清来历的因经办人员去世线索中断。

  一个盗窃案为何十年未破?余方生解释说:“当时没有监控,案发现场很乱,此前也没有查到特别有价值的线索,调查难度大,一直没有突破。”

  出生医学证明被盗、所盖公章为伪造,最后用来给来历不明的孩子“洗白”上户口,如此操作路径有可能与人口拐卖犯罪密切相关。多名当地基层干部认为,该案不能再拖下去,应一查到底。如果背后存在利益链,应严肃追责处理,给社会一个交代。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