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天下

宜兴:税力量赋能营商环境“新气象”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的重要保障,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今年以来,宜兴市税务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精准执法、精细服务,以税务人的“用心”,换来纳税人缴费人的“暖心”,推动税收营商环境展现新气象。

  减负加油,逐梦路上添动力

  “吾心安处是吾乡。”不久前,江苏致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宗佳的一条朋友圈,寥寥数字,却收到满满点赞。

  故事还要从两年前的秋天说起,85后的热血青年宗佳回到家乡宜兴,开启了创业之旅。“目前国内特种电缆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甚至仍存在许多空白,我们致力于做强人才、技术和管理,来提升相关特种电缆的国产化水平。”谈起创业的初心,宗佳眼神坚定。

  创业的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白手起家、资金紧张的难题总在宗佳的心头萦绕。“为了增加流动资金,我们不得不采用‘贴息’的方式提前取得货款,一个月要贴出8万多的利息,真的是举步维艰!”公司财务负责人华黎伟感慨道。

  让企业没想到的是,税务部门竟然主动找上了门。“及时提醒我们符合增值税留抵退税条件,还提供全程线上操作的辅导,65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不到6个小时就到账了,真是‘及时雨’!”华黎伟激动地说。

  “主动上门”来源于宜兴税务的精准政策服务。今年以来,市局按月对符合享受增量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人进行筛选,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提醒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宣传政策、辅导操作。同时,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目前已实现从申请到到账1日内办结。累计10.88亿元的增值税留底退税,为企业发展真真切切注入了新动力。

  首违不罚,柔性执法暖人心

  “第一次自己开诊所,一时疏忽忘记申报了,会不会被罚款啊,会不会影响我的诊所或者我个人的信誉啊?”11月的一天上午,宜兴芳桥诊所的法人代表张静益一脸愁容地来到了办税服务厅。

  已是古稀之年的张静益医生曾在芳桥当地医院工作,因为医术精湛在当地小有名气,退休后更是被多家医院返聘。为了更好地就近服务乡亲父老,今年他在当地开设了一个诊所。没想到因为没接触过办税业务,一些疏忽忘记了申报,这让他焦急万分。

  了解来意后,办税厅工作人员立刻进行了情况核实并帮助他完成了补申报,并且告知张医生,他这种情况符合“首违不罚”条件,可以不予行政处罚,而且不会影响纳税信用。

  “太好了,我这颗悬着的心啊,终于可以放下了。‘创业’还得好好补上‘税务知识’这一课呀!”临走时张医生由衷感慨道。

  既要让每一个市场主体体验到减税降费的力度,也要让纳税人缴费人感受到柔性执法的温度。今年以来,宜兴税务以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为抓手,积极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优化执法方式、办好惠民实事,让企业在有温度的税收营商环境中稳健、蓬勃发展。

  纾困解难,精细服务助发展

  日前,税收大数据的“牵线搭桥”为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集成电路项目解了原材料短缺的燃眉之急。

  “因疫情反弹,过去长期合作的几家原材料供应商因外省员工无法到岗,已无法正常生产。我们的单晶硅棒原材料面临着即将断供的困境。”就在不久前,宜兴线上“税务管家”接到了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薛飘急切的求助。

  企业有呼,税务有应。宜兴税务立即运用税收大数据平台供应链查询功能对符合企业需求的上游企业进行筛选,为企业寻找到10余户潜在原材料供应商,并帮助企业积极对接、联络,并最终与3家原材料供应商达成了4000余万元的业务合作。

  步入12月,一场寒潮不仅带来了降温,也让宜兴这座小城突如其来地蒙上了疫情的阴影。如何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需求、确保安全顺畅申报,是摆在税务人面前的重大挑战。宜兴市税务局始终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核心,一手抓抗疫不放松,一手抓服务不断档,积极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聚焦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的个性化需求,推动税费业务远程办、跨区办、容缺办、延时办,进一步提升办税缴费的“精细度”,切实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问题。

  “疫情之下,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是稳住市场主体信心的关键。”宜兴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大考,宜兴市税务局将继续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全面落实税费优惠,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为市场主体赋能添力。 (陈怡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