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卖稻子,卖米的利润翻了一番,种好米的积极性更高了。”通过自产自销不断扩大规模的程雪峰透露说,“无锡好大米”不愁卖,不怕价格高就怕“货比货”。近几年,他的大米靠着稳定的品质和新的包装,在无锡及周边站稳了脚跟,利润比卖稻子高了不少,种水稻的积极性因此也一年比一年高。他说,今年种了1000多亩的水稻,基本上都是南粳46等优质食味稻米。明年,可能在品种上还会有调整,种植面积也会略有增长。
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说,“江阴军团”是在江阴经过专业筛选后,通过“优中选优”才送到无锡的。江阴好大米从34个中评出了10个金奖,此次来锡参评的是前七名。可以说,“江阴军团”全部是绿色安全的高品质大米,而这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最近几年,江阴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技术。就在本月,江阴有了“国字号”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涉及青阳、徐霞客、祝塘等三个镇共5万亩面积。据了解,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标准很严格,不仅对种植基地的水气土有要求,还要减肥减药,减少投入品。
为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热身”
近年来,无锡水稻生产突出“稳产保供、绿色生态、提质增效”工作主线,加强优良食味品种、绿色生态技术、稻田综合种养、稻+N轮作模式推广和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着力提升稻米品质,加快发展具备无锡特色的优质稻米产业。
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总产35万吨左右,稻米自给率30%左右,筛选出南粳46、苏香粳100、南粳5055、南粳3908、宁香粳9号等一批优良食味稻米品种,2021年优质食味稻米品种推广率73%,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区域化布局。全市逐步形成了江阴澄南片区、宜兴北部—西部片区,锡山东港-羊尖—鹅湖片区、惠山玉祁—洛社—前洲片区、滨湖马山—胡埭片区 、新吴鸿山片区等一批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培育了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和地产优质稻米品牌,培育了宜兴市金裕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华西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地产优质稻米企业。打造了江阴“华西村”臻米、“禾联盛”,宜兴“杨巷大米”“隆元大米”,锡山“吴越水晶”“严家桥”,惠山“稞绿园”,滨湖“灵鹏”,新吴“吴之天川”等具有影响力的地产优质稻米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无锡好米”的品鉴,正是为打造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热身”。为提升种植户的效益和市场影响力,重振“无锡大米”品牌,明年无锡将重点打造无锡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未来无锡还要推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发展战略,由政府主管部门“背书”打造“无锡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再现江南“鱼米之乡”美景。
该负责人透露,“十四五”无锡的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推动无锡的稻米产业朝着规范化、绿色化、品牌化的方向高质量发展,为无锡区域公用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小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