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职工生活

他是“金牌”调试员

江苏省文明职工吴晓东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候,红豆集团急民所急,紧急启动防控物资生产项目,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防疫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间也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优秀职工。在同事们眼中不善言辞的吴晓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真切切地履行着一个优秀红豆人的大爱与担当。

  吴晓东是1996年11月加入红豆的,先后从事过红豆集团油箱厂生产管理、服装车间制版、技术质检等工作,2019年才调任红豆运动装技术科科长。去年2月4日,他接到厂里的紧急通知后,迅速到岗,得知所在的红豆运动装公司在集团党委及上级的要求下,承担了防护服、隔离服以及口罩项目的生产工作。吴晓东面对崭新的工作,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机械设备调试技能,迅速成长为口罩生产中的“金牌”调试员,担当了企业极为重要的抗疫用品生产责任。

  万事开头难,吴晓东和同事们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防疫知识及相关生产物资的匮乏。虽然大家都是服装行业的资深人士,但是在防疫物资这个领域,却都是新手。吴晓东和同事们通过上网学习,迅速补课,边做边学。原本担任服装制版技术负责人的吴晓东,之所以能担当起口罩设备调试的大任,与他多年擅长不断学习新知识技能的态度分不开。老同事们知道,平日里吴晓东只要稍一有空,就喜欢跟车间的维修工一起看机器、修机器,久而久之自己也能上手。这些并不是他的分内事,但源于一种爱好和作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硬是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口罩的生产,是紧急物资供应的最大刚需。红豆公司引进的口罩设备艰难到位后,没有说明书,也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只能让企业的技术人员硬着头皮上。吴晓东虽然从未接触过口罩生产设备,但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及对机械的浓厚兴趣,带头攻关。据吴晓东介绍,在半自动生产过程中,口罩面罩的生产由机器完成,再由人工熔接耳带;全自动生产过程中,无纺布、熔喷布、鼻梁架、耳带线等原材料只需放在对应位置上即可,不再需要其他工序。在这些过程中,机器的精确程度影响着合格率。长途运输、稍有不慎,一个螺丝的松动、一个刀口的裂纹都会影响口罩面罩的切缝、鼻梁架的位置偏移,而日常的调试就是让这些机器尽可能地严丝合缝,发挥出最大产能。面对陌生设备,吴晓东不断钻研,与新设备磨合,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一条生产线出现了切不断面罩的问题,吴晓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认真校准、仔细判断,发现问题出在一片刀片上,只需替换即可。一次一条全自动口罩机刚组装好后便出现故障,外请的技师多次调试也不成功,吴晓东晚上8点接到电话,匆忙赶到,凭借这段时间对机器的了解,9点前就完成了调试。吴晓东获得了车间管理人员和工人们的一致赞誉,逐渐成了大家口中的技术大师傅。

  从什么也不懂,到采购、安装、调试和生产出防疫紧缺物资。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是因为有吴晓东和无数个吴晓东这样的员工,红豆人做到了。秒改生产线、防护服隔离服口罩不断扩产达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都成为了可能。 (红轩/文 戴丽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