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小记者

走近中医

  春城实验小学六(1)班

  锡报小记者 蔡嘉宸

  10月22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空气中吹来一阵阵的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其他几位六年级的同学一起来到了无锡市中医医院参观体验。医生向我们介绍了中医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养生知识。未病先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知识让我大开眼界。日常饮食要清淡,早睡早起有规律,调身养息,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推拿按摩的箴言是中国代表性的治疗方法。最令我感兴趣的,莫过于耳垂的秘密。医生告诉我们,人的耳垂处有一个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预防近视。一听到这,我不由得捏了几下自己的耳垂,还顺手帮同学捏了几把。

  当天晚上,我又来到了家门口的天和堂大药房,做中医小助手,坐堂的老中医对就诊的病人“望闻问切”。老中医开出一张张处方,我按照方子分别称出不同克数的药材放进一个个纸袋中。

  这就是中医,揭开神秘面纱后,它给我温和与缓慢的感觉,就像我们平常的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我是小小中医师

  春城实验小学六(14)班

  锡报小记者 王冰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跟随老师乘大巴车来到中医院,体验及了解中医这个职业。

  讲解医生首先带我们认识无锡名中医,如徐装、许叔微、黄莘农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秉夫,他一生奉献于中医骨伤科事业。不仅创造了刘氏小夹板——纸质铅丝塑形小夹板,这种小夹板其硬度、塑性、透气性较之前有很大改善,且可以依据不同身体部位随意塑形,方便使用;还改良了敷药“消肿膏”及熏洗药“和伤散”,50多年来深受患者好评。讲解医生提起他时眼里溢满了自豪。

  紧接着我们又跟随着讲解医生来到另一栋大楼,体验第二个任务——学习及了解养生。提到养生,是不是就想起了保温杯里泡枸杞、各种花茶,打太极此类的词语呢?不过我们学习的可不是这些,而是治未病及认识穴位。在医生的讲解下,我认识了什么是“未病”,治未病的思想是传统中医重要的一种预防观和治疗观,其含义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要注意自然、合理饮食起居、运动等习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或采取养生保健措施预防疾病发生。此外我还认识了许多穴位,如太阳穴、天阴穴、沉气穴等。

  此次中医院之行我学习到了许多中医知识。我要向名医学习,刻苦努力,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

  (指导老师:王莹莹)

  甜酒酿

  春城实验小学三(10)班

  锡报小记者 陈莫凡

  “卖甜酒酿,又香又甜的甜酒酿……”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那么什么是甜酒酿?别看它像我们平时吃的泡饭,它可跟泡饭有很大的区别呢!虽说名字中带有“酒”,但它又不是酒。酒酿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多种氨基酸,还富有维生素、蛋白质等成分。看到这里,小朋友是不是也忍不住想要来一碗呢?虽说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不建议小朋友们食用哦。

  了解了甜酒酿的功效之后,你肯定会好奇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吧?甜酒酿是用蒸熟的糯米发酵而成,又称甜米酒、糯米酒。做法分为如下四步:首先,把一粒粒饱满的糯米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6小时,浸泡后的糯米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的光泽,再倒出沥干水分。在锅里加水放入蒸桶,铺上纱布,倒入糯米用手戳几个眼便于蒸熟。等蒸熟后倒入干净的容器晾凉至30摄氏度左右,洒上酒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把拌匀的糯米压平,中间“挖”个洞,盖紧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当看到中间出水,闻到甜甜的酒香,尝起来甘甜细腻就做好了。

  甜酒酿的吃法也很讲究呢!它还分凉吃和热吃两种方法。若在炎炎夏日,吃上一碗,自是五腑透心凉,是夏季的解暑好物。若在冬天,将酒酿与蜜枣或鸡蛋一起煮沸,则令人寒意顿消。趁着寒冬来袭,赶紧来上一碗热腾腾的甜酒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