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庄实验小学创建于1917年,学校所在的“梨花庄”,南宋成淳《毗陵郡志》已有相关记载,是一个遍布梨花的浪漫之地。学校因花而得名,学校以“童星花语”为依托,探索最能满足学生天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开展“童言知花、童手护花、童眼赏花、童心惜花、童思探花”等系列主题活动。让每一位儿童都能成为幸福的一朵花,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绽放时节,孕育“梨庄之春”的百花香,收获“梨庄之秋”的丰收果。
花满校园、香满校园
学校以花为媒,围绕“花满校园、香满校园”的环境理念,进入校园,目之所及均有花,一年四季见芬芳。如今,漫步梨小校园,大片的太阳花映衬着操场围栏上的12月花历、花语、科属;在教学楼拾阶而上,是学生搜集的和花相关的诗词;教室、办公室内外,各色花儿缤纷开放;如果学校是“百花园”,那么班级就是一个个“花圃”,以班级学生喜爱的花儿为班名,并根据花名、花的精神及品性设计班牌。如“苔花中队——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做最好的自己”, “凌霄花中队——向上向上,勇于攀登”……
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双线并进
在课程建设方面,教师们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梳理,发现科学、语文、劳动与技术、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中都有“花”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延伸开去,创生教学内容,设计校本课程,如“识花形色”“养花小农”“花言花语”等,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品格的提升。
常态活动、非常态活动精彩纷呈
学校将“莳花行动”与各学科进行了主题融合,与劳动融合,有莳花田,有裱花坊;与美术融合,有花简手作工作坊(扎染),花印象工作坊(拓印);与音乐融合,有花之歌、花艺社活动;以及多学科的融合的飞花令挑战赛”“花语操创造营”“诗意梨小 芬芳童年”等主题活动。
结合“人就像一粒种子”之理念,学校提炼出文明月,小标兵的评选机制,如:向日葵礼仪小标兵、百合仪式小标兵、君子兰言谈小标兵等。“四仪”中的三个仪式在小学阶段,以花为依托,学校赋予其独特的教育内涵与期望:入学礼——一粒种子;成长礼——含苞待放;毕业典礼——竞相开放。在每年10月举行的一年级入学礼上,每个孩子会领到一颗花种,种下希望,细心呵护,静待花开。
建设“童星花语”虚拟网络空间
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建设“童星花语”虚拟网络空间,运用“互联网+德育”模式,利用现代网络虚拟开发设计“‘童星花语’在线体验App”,它寓读、学、练、玩为一体,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花”,学生在“莳花行动”中积极参加活动,细心呵护“花种”,使“花”发芽、成苗、长叶、开花。小学六年,学生参与“四季莳花行动”的实践旅程都将记录在电子档案里,成为属于每个孩子的一份独特的品格成长手册。 (吴仲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