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专版

念好“四字诀” 党史学习教育务实出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紧跟上级步调,稳步有序推进“六专题一实践”,将“严”“学”“新”“效”四字贯穿始终,实现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见实效。

  把“严”字贯穿始终,做到步调一致、高标推进

  街道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时间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专班、集中办公。制定印发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挂图作战、对表推进。逐级召开推进会,41个基层党组织迅速动员,2000余名党员积极参与,上下联动、一体推进。通过实地走访、沟通交流等方式,全程跟踪指导各基层组织,确保工作稳步有序。依托新闻媒体、党史简报、学习强国、“梅里聚焦”公众号、《梅里通讯》期刊等打造立体宣传矩阵,营造学习党史浓厚氛围。

  把“学”字贯穿始终,做到全面覆盖、入脑入心

  街道坚持以上率下抓推进、以点带面促提升,以“三课互动”确保基层宣讲全面覆盖、党史知识入脑入心。上好“示范课”,全体党政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街道党工委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为全体党员授专题党课,署名文章《用心书写党史学习教育的“人民答卷”》在无锡日报刊发。讲好“宣讲课”,持续擦亮“梅里大讲堂”“江抗红色讲堂”品牌,打造“红色梅里宣讲团”,开展党史宣讲300余场次,受众10000余人次;“送学上门”服务为800余名行动不便的党员送书到家,60余场青少年党史启蒙课、童心向党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活“竞赛课”,组织“青春在路上,永远跟党走”趣味运动会,开展“学习党史·砥砺奋进”线上竞赛,街道代表队先后荣获新吴区“百年奋斗路,薪火永相传”青年党史知识竞答二等奖、“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歌会“奋进奖”。

  把“新”字贯穿始终,做到亮点频出、有声有色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路径和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出新出彩。焕发红色资源“新活力”,扎实推进江抗纪念馆及英雄广场改造提升、获批江苏省“红色地名”,创新编排大型原创锡剧《华阿金》,《一颗红星》微电影获全市党员教育全媒体作品创作大赛微视频组一等奖,梅里古镇大世界影城打造无锡首个红色影厅,新四军江抗理论研讨会暨梅村江抗精神宣传月活动被媒体专题报道。打造系列活动“新载体”,创新推出红“梅”万枝文旅系列活动,串联梅村6个红色地标,五一期间吸引5000余人打卡;开展文艺惠民巡演,送上文艺宣讲、红歌会、《华阿金》巡演等“文化盛宴”27场,吸引观众22万余人次;举办“百年光影,红韵梅里”主题灯展,深度营造梅里古镇党建街区浓厚氛围。搭建激发动力“新平台”,打造全省首家互动型廉政教育展示馆——泰伯尚德倡廉教育基地展示馆;打造“吴韵同心荟”新阶层特色实践创新基地,为新阶层人士打造学习联络平台;深挖校内红色资源和校史故事,打造4个“校本党史”基地校平台,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把“效”字贯穿始终,做到落地见效、惠民利民

  街道精准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坚持“问题+需求”双重导向,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收集“微需求”50余个,征集“三微”项目39个,目前各项目均已落实到位、高分验收。坚持“服务+引领”同向发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广场文艺演出,举办“乐动梅里”体育赛事、全民阅读活动,开设“文韵·梅里”秋季公益培训课,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居民高品质文化生活;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宣传发动近1400名机关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2500余场。坚持“改造+提升”一体推进,加快梅村老街升级改造步伐,完成老街道路改造2.9万平方米,更新店招店牌230余个;启动四个安置房小区提升改造项目,惠及居民4797户;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同时为近360名老人提供全周期“医康养护”服务;稳步推进2所幼儿园新建项目,预计可提供学位960余个。坚持“党建+治理”同频共振,吴韵社区“红韵益家”项目吸纳党建联盟和社会团体开展惠民服务,泰伯二社区“益家爱心社”项目吸纳志愿者和爱心商户服务居民,梅荆三社区借助示范网格搭建“荆乡邻”网格议事会,梅荆二社区打造“红色管家议事团”,梅里社区进驻“城市管家”,各基层党组织以务实举措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刘兆萍 陆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