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何小兵)昨从宜兴市丁蜀镇有关方面了解到,去年以来,当地实现就业的很多年青人选择了紫砂直播带货,为电商大户打工。其普遍缺少直播带货的专业知识,收入水平参差不齐,在该行业等待观望的为数不少,只能算作阶段性就业。目前,在紫砂直播带货人群相对集中的宜兴市丁蜀镇,丁蜀镇人民政府与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拟研究出台引导鼓励与实施有效监管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紫砂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从实体店到线上销售的“跨越”。
本报推出《网络诋毁宜兴紫砂何时休?》系列报道以来,部分从业者对主播带货“翻车”的乱象进行了反思,并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完善。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其明认为,如何规范互联网营销师的营销行为,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20年度,利永数字商务全年线上平台完成6450万元,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71.27%,已形成了以网络平台数字商务模式为主体的销售格局。
紫砂电商品牌通过天猫、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过,并非所有电商都能挣到钱,也有经营难以为继而歇手的。丁蜀镇上的紫砂市场、门店经营日渐惨淡,尹家、洋渚、浦南等旧日清一色销售紫砂的街面上,越来越多的门面变为餐饮生活类店铺。丁蜀镇蜀山南街附近,一名紫砂艺人说,儿子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做茶壶,夫妻俩给儿子买了一辆汽车,由于茶壶卖不出去,儿子连汽油钱也挣不到。
“紫砂直播带货,需要鼓励与监管并重。退货率比较高是目前紫砂直播带货需要研究的现象,实际上有些采购者不是终端消费者,锁定目标人群很重要”,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如此表示。“据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在组织申报互联网营销师新职业的资格认证,宜兴在规范直播带货行为、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水平等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伟群还是很看好紫砂直播带货的前景。去年以来,范伟群作为宜兴市丁蜀镇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首届江苏工匠,通过努力使西望村陶业从业人员获得了“西望”集体商标,并且在杭州、东莞、武汉等地的大型艺术品展会上获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他认为,与传统的线下零售相比,直播带货的发展尚缺乏成熟的、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但一个新的行业若想要长期健康发展,一定离不开健全的监管体系和高度的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