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2年的第一场雨如约而至,昨天一早出门,雨水淅淅沥沥地下着,整个城市都雨雾蒙蒙的,但凡被南方湿冷“攻击”过的人看到这样的天气,都会勾起一串辛酸的回忆。好在2022年的第一场雨算是一场“好雨”,缓解了干燥、净化了空气,但又点到为止。
在雨水的打压之下,昨天锡城的气温较前一天明显下降,日较差也较小,白天最高气温仅在9℃左右。尽管气温不算低,但缺少阳光,体感温度偏低,有些寒意。不过,今天起天气就会逐步转好,未来几天以云系变化为主。气温方面,早晨气温较低,7-9日早上最低在1-2℃,白天气温变化较为平稳,最高维持在11℃左右。
眼下已进入小寒节气,“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根据历史气象资料显示,无锡小寒节气的常年平均气温是3.5℃,比冬至节气又下降了1.1℃,其中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55年1月7日,达到了-10.2℃。2021年的小寒节气当天(1月7日),无锡最低气温-7.0℃,1月8日最低气温-7.9℃,1月10日最低气温-7.0℃,真的可谓是天寒地冻了,不过今年情况完全不一样,由于冷空气势力较弱,气温不低。
中国节气的名称很是耐人寻味,同样以“大”“小”来命名的有还有大暑、小暑,大暑和小暑的“大”与“小”字,同字面的意思相同——大暑要比小暑的天气热,但是小寒、大寒就显得有些“没大没小”。从字面上理解,大寒要比小寒冷,而在无锡的气象记录中,近年来小寒常常冷过大寒,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2014年大寒更是出现了23.6℃的最高温。气象专家解释,“数九寒天,冷在三九”,加上无锡一年中最冷的月份为1月,最冷时段多出现在1月上中旬,恰恰是在小寒节气和“三九”中,所以小寒不冷也难。
气象部门提醒,近期气温变化较大,稍不留神就容易冻感冒,建议大家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及时增加衣物保暖防寒,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出门要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家里注意定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流动。 (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