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新闻

一年里市区20家提档升级 改造数量为近十年之最

农贸市场,越来越有“范儿”

  (还月亮 摄)

  2021年是“美丽无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两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过去一年里,市区20家农贸市场改头换面,完成改造数量为近十年之最,成效也最明显,超额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

  成绩

  20家市场改头换面

  简易大棚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刘潭、春城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并开业,此前被确定为“老大难”的16家市场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市区简易大棚市场退出历史舞台。

  据统计,去年,无锡市区有20家农贸市场完成改造提升,自此,“十三五”至今,无锡累计改造农贸市场91家,改造摊位2万个,改造面积35万平方米,累计投资额达10亿元。改造项目中不乏大体量市场,比如新吴区春城农贸市场建设面积近15000平方米,硕放商城、刘潭市场等4个市场面积均在5000平方米以上。

  与此同时,无锡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成为全国首批二十城之一;国联金属材料、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天鹏食品城、江阴贯庄金属、宜兴环保城、石材城等8个重点商品市场成为首批试点市场。

  特色

  食品快检、智能追溯

  “智慧化”成农贸市场标配

  去年甫一开年,5500平方米、270个摊位的锡山商贸城“华丽亮相”。经过改造提升后的商贸城由原有的260个摊位增加到270个,原来16个狭长形的购物岛改造为28个方形的购物岛,中间是鲜肉、豆制品的交易摊位,四周则是蔬菜、水产、熟食、粮油等经营区,室内还配有便民服务站和服务台等设施。商贸城不仅有高颜值的空间布局,更有智慧化的管理手段。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市场引入智慧菜场管理系统,推行智能溯源电子秤,整合市场资源构建溯源系统,同时提供线上服务,助力城市智能农贸转型升级。

  去年3月28日,新吴区一家新颖、精致、时尚的市场——江溪寰宇生鲜市场试营业。该市场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中海一、二、三期及国信世家、美新玫瑰庄园等小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市场复古潮流的装饰、文化厚植的氛围、经济实惠的价格和干净整洁的环境赢得了群众一片好评。检测室、肉菜流通追溯系统为消费者“菜篮子”安全保驾护航。“卤江南、壹号土猪等品牌都能买到,早餐、日用百货也有,想买啥,随时来。”附近居民宋阿姨说。

  “此轮农贸市场改造着力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主城区农贸市场已基本实现信息公示、电子结算、智能追溯、食品快检、智能监控等功能。”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化”已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标配”。

  出圈

  从“陌邻”到“睦邻”

  打造“社交会客厅”

  “改造项目不仅停留在提供‘菜篮子’功能,农贸市场业态也大为丰富。”业内人士表示,改造提升后的农贸市场在传统摊位、商铺的基础上,还提供中央食堂、新式书店、健身休闲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功能,刘潭、春城、前洲、落霞、果色花香等一批特色网红市场还将“菜篮子”功能融入睦邻中心,从而在功能上起到互补,集聚更多的流量。

  和畅路与蠡河西路交汇处,一座橘色的方体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社区商业项目,新泽和畅睦邻中心集新型农贸市场、创新社区服务、多元融合的文化、娱乐、体育、教育于一体,使“陌邻”成为“睦邻”。据不完全统计,孵化的合畅艺术团、国学堂、绿氧社等11个社团逾1000人,累计开展活动200多场。新型农贸市场还在线上开设直播平台,动动手指即可买菜到家;线下占地4000平方米,设有生鲜区、水产区、蔬菜区和卤菜区等200多个铺位,同时增加了社区食堂、中央厨房来满足就近用餐、食材代加工需求,辐射周边3公里内20多个小区。

  对于梁溪区北片的居民来说,刘潭·悦享市集的开业是岁末的一件大喜事。市集内区域划分清晰,过道宽敞整洁,整体透出高颜值的“傲娇”氛围。住在刘潭的刘老伯告诉记者,除了买菜之外,他经常和老伴一起来市集闲逛,亲戚来串门时也会带过来“显摆”一下,“就像在逛商场”。据了解,这家集烟火气、人情味、时尚感于一体的“网红”菜场不仅在建筑上具有科技元素,各楼层还有不同的“交互”服务。如一楼的“悦享先锋驿站”提供急救服务箱、便民服务箱、免费热水、爱心雨伞等;小蜜蜂服务驿站配备了茶包、热水、休息座位、收纳柜,可供商户、环卫工人以及志愿者存储物品、临时休息;二楼打造的“悦享市集生活馆”为居民提供刺绣、非遗岩彩珐琅、手工编织等文化特色商品。市集还融入了阅读、文创等文化元素,增加了咖啡、书店、阅读、健身等空间,“社交会客厅”初步成型。

  计划

  探索集中运营管理改革

  经开区“先行先试”

  经过多年改造,我市农贸市场外观形象和管理效果普遍改善,但在经营模式和日常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为破解这一难题,接下来,无锡将探索推进农贸市场集中运营管理改革,逐步对市区农贸市场进行托管,改变以往以租金为主的单一盈利模式,转向多业态、多功能睦邻中心发展,充分发挥农贸市场的公益属性。

  聚焦15分钟便民生活圈,太湖新城发展集团将在今年创新打造“睦邻中心+农贸市场”平台,在和畅睦邻中心的基础上,年内新建5家睦邻中心,并根据区位属性、覆盖人群、面积体量等因素建设MINI睦邻中心、标准睦邻中心和综合睦邻中心三个睦邻中心产品线。目前落霞睦邻中心、震泽睦邻中心和马山睦邻中心、富力十号睦邻中心等4家睦邻中心项目已完成立项。

  基于现有农贸市场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设施陈旧、配套功能不全等问题,太湖新城发展集团计划完成20家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工作,一方面在经开区“先行先试”,针对方庙农贸市场、落霞农贸市场和水乡苑农贸市场3个首批试点项目进行提升改造,形成产品线雏形;另一方面对五爱、学前街、南门、城北等农贸市场进行业态重新布局和整体环境提升,让老市场焕发新活力。

  (晚报记者 天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