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被催婚”,春晚一则小品名或多或少道出了中国万千适龄单身人士的心声。小品中,芳龄28岁的茜茜为了应对父母的催婚,已经连续两年雇了“假男友”上门……
曾有一份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单身男女都有过被长辈催婚的经历,更有四成表示临近春节,父母催婚频率有所增加。眼前,2022年春节已进入倒计时,一年一度的催婚大戏将怎样上演,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作为长辈的老年人,他们都有话要说。
父母
着急在心里,催婚急不来
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不少年轻人过年未能回家,逃脱了被当面催婚的恐惧。但催婚却从线下走到线上,让很多年轻人应接不暇。不过,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老年人的观念也开始逐渐转变,从着急到顺其自然,他们说有些事急不来,还是要看缘分。
尽管女儿刚刚28岁,但方阿姨还是在大龄子女相亲群里给女儿寻觅着合适的结婚对象。“没办法,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工作忙,交际圈又窄。”方阿姨今年53岁,由于女儿在青岛工作,刚退休不久的她在老家和青岛两地跑。她告诉记者,留在家乡的女儿同辈人,大多已经结了婚,而且不少已升级为“奶爸奶妈”,这让她有些着急,“过年过节回去,亲戚朋友不仅是问她,也经常会问我,去年因为疫情,只是打电话拜了拜年,算是‘逃过一劫’吧。”方阿姨笑着说,女孩过了30岁就挺大了,但着急归着急,还是要看两个人的缘分。
“过年催婚?我觉得没有必要吧,其实不用催,不是他们不愿意找,只是还没遇到有缘人。”今年60岁的李阿姨家境优越、非常健谈,但儿子至今单身,一直是李阿姨老两口的一块心病,“之前也谈过,但性格不是太合适,最后就分开了。”李阿姨的儿子今年35岁,2019年来到青岛工作后,就有了在青岛安家的想法。李阿姨说,儿子从小被管得严,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未来的伴侣要求都比较高,这可能也是一直没成功的原因之一。对于父母的着急,李阿姨说儿子是比较理解的,正因此,他们不想给儿子过多的压力,“心里着急是肯定的,但我们也不想催得太紧,催来催去,压力更大,顺其自然吧,如果早找上了可能还来不了青岛,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和李阿姨一样,蒋阿姨对女儿婚姻大事的态度也从之前的催促到如今顺其自然。“以前不止过年,平常也催,家里亲戚见面就会问。”蒋阿姨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女儿已经34岁了,但家里人已经达成了共识,“过年过节聚会,大家凑在一起就是说说笑笑,不再提这事,不再让她烦,不提了,也会给她减少一些压力,缘分不到,有些事真是急不来的。”
子女
结婚请让我们自己拿主意
“我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我的相亲经历真的可以写本书了。”今年36岁的翟女士说道。翟女士来自青岛市市北区,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她性格活泼、做事认真,但唯独在婚姻大事上,一直让父母操碎了心,至今都没碰到有缘人。
“应该在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是家里人催得最着急的时候,天天下班回到家,别的话没有,就是催着结婚。”问到过年是否被催婚这个话题,翟女士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到逢年过节,去亲戚家串门,大家就会问你有没有对象,怎么还不找,是不是要求太高,然后就会各种给你上课。”翟女士说,亲戚们的询问是一年比一年厉害,直到有一次翟女士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结婚是我自己的事,着急结了婚,不好也没人给买单”时,他们才算有所缓和。
专家
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
有专家表示,催婚,折射出两代人婚姻观的差异。而婚姻观的形成,与每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经历的生活轨迹息息相关。
在长辈眼中,婚姻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走到一起,通过彼此扬长避短,融为一个家庭整体。不仅可以在经济上相互扶持,也能在精神上相互慰藉。还有一些更为传统的父母,注重传宗接代和血脉的延续,而婚姻是生育的必然前提。但在年轻人看来,“遇到真爱”才是他们结婚的理由,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
现如今,部分老年人观念的逐渐改变是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错误的催婚不仅会撕裂团聚的气氛,也是导致父母与子女发生矛盾的原因。专家表示,正确的催婚方式,应该让父母知道,催的不是去完成结婚这个任务,而是希望对方能尽快开始意识到,良好的婚姻关系,是一种让人生更幸福的选择之一,从而将其纳入人生规划的考虑范畴。正如李阿姨所言,他自己不是不愿意找,只是还没遇到有缘人。(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