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寒假来临,孩子想买这种奶茶、蛋糕、叉烧包?

当心!网红玩具可能“藏雷”

  豆腐球

  假奶茶

  叉烧包玩具

  寒假、春节即将来临,这可是一年中孩子们最期待的日子,各种眼花缭乱、新奇好玩的玩具能给假期增添不少乐趣。但是,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有些网红玩具背后藏着危险!家长们在挑选玩具时,一定要学会辨别玩具的安全性,最大限度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

  奶茶?“假水”?傻傻分不清楚

  近日,读者陆女士向本报反映,称她上月在锡东某商场的一家连锁精品百货购物时,看到有包装成奶茶状的“假水”售卖,瓶内液体颜色以假乱真,7岁的女儿对此很感兴趣,想买一瓶玩玩。“因为之前看过相关报道,说检测出‘假水’硼元素超标,所以我就跟女儿解释了一下,没有购买。”陆女士担心地说,现在新奇的玩具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要“踩雷”,万一孩子好奇地尝一口怎么办?

  记者走访该店,在货架最底层发现了一款名为“星星克趣味假水”的玩具在售。这款“假水”包装成了瓶装奶茶的样子,内容物与奶茶的颜色一模一样,拿起一看,底部还有黑色“珍珠”颗粒,十分逼真。这款奶茶“假水”瓶身正面贴了一张圆形标签,有“非食品”字样,背面产品信息中成分一栏写着“PVA、胶水、水、食用色素”,价格为13元。销售人员表示,因为这种玩具像水又不是水,做成各种饮料的形状比较吸引人,玩的人都知道这是玩具,不会真的饮用,产品本身都是安全环保的。在记者观察的半小时内,就有一个女生购买了“假水”,她表示这种玩具有点像果冻,手感软弹,可以随意拉扯变形,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减压玩具。

  记者随后在淘宝上搜索“假水”,发现“假水”有五花八门的造型和颜色:有的标注了“一罐甜牛奶”“枫糖豆浆”“青柠绿茶”“抱抱奶”等各种饮料字样,有的则以绚丽珠光色彩的“高颜值”吸引人,还有的以百变造型、会尖叫为卖点。记者点进一家月销量4000以上的店家,一套“假水”和起泡胶的礼盒售价18.8元,商品页面描述着“晶莹剔透、流动性强,无异味,添加苦味剂避免小孩吞食,含有医用甘油,清凉Q弹”等,还展示了拉花、气泡等多样玩法。客服表示产品均有专业检测报告,确保安全。但记者注意到,这家以及随机看到的好几家店铺售卖的商品包装都很简单,并没有生产信息,只贴了产品名称标签。在评价中,有买家喜欢“假水”的手感,说“手埋在里面很有幸福感”“孩子爱不释手”等,也有买家反馈“粘手,弄不干净”“玩了一会儿手明显感觉痒,还起了很多小疙瘩”。

  据了解,近几年与“假水”类似的水晶泥、起泡胶等软泥玩具都曾被检出有毒有害的化学元素硼超标。专家表示,由于硼砂具有很好的“保水效果”,而且能够改变水样物质的流动性,让“假水”更具弹性、延展性更强,实现更佳的手感效果,所以硼砂成了不少“假水”中的添加剂。但孩子在玩“假水”的过程中,通过破损的皮肤以及口部直接或间接接触,都会使过量的硼砂进入人体,久而久之埋下健康隐患。

  提醒:这些网红玩具同样藏隐患

  记者在售卖奶茶“假水”的店中还看到了做成蛋糕卷、面包狗以及鸡蛋、豆腐球等造型的“捏捏乐”慢回弹玩具,摸起来手感软乎乎的,随意揉捏都能恢复原状,这种美食造型的“捏捏乐”也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解压玩具。在另一家店里,则还有香蕉、菠萝包、叉烧包等造型的玩具,十分逼真。据店家介绍,这类玩具的材质大多是TPR材料(热塑性橡胶材料),填充物为发泡材料EVA,是一种“发泄新体验”。这些玩具在外包装上大多标有禁止食用的字样,有的没有材质说明,有的标着“适合6周岁以上人群使用”,有的则写了“3岁以上人群”。但专家表示,这种玩具形似食物,小孩子很容易放进口中,如果使用的材质不合格,有的孩子皮肤接触后容易过敏发炎,放到嘴里更是危险。

  记者在几个宝妈群里询问后,不少宝妈向记者讲述了玩具的“风险”。汤女士反映,3岁多的女儿糖糖喜欢拼搭乐高积木,有一次,出于好奇就将小配件放入了鼻腔,因担心家长责备就想自己用手拿出来,结果小配件越抠越深入,后来鼻子都流血了,只得立即送医挂急诊。

  此外,宣称培养“实践”理念的“科学实验套装”也很流行,售价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记者发现,一些价格低廉的实验套装“配置”较为简陋,只有一些简单的实验器具和一张简洁的实验步骤文字说明书,化学材料仅用透明塑料袋封装,有些内容物没有剂量标识,也没有具体成分说明。“看描述还以为配送的试管、量杯和烧杯是玻璃的,谁知到手的是廉价粗糙的塑料不说,连护目镜、手套等基本防护措施都没有。”陈先生前阵子给儿子买了一套实验套装后“吐槽”道,塑料材料并不适合盛放一些不稳定的化学试剂。

  科学实验玩具年龄虚标问题也十分严重。记者发现,不少套装都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化学品玩具,但年龄要求却赫然写着“3岁以上”。以一套金属提取科学小实验套装为例,该实验材料包中含有盐酸、氯化亚锡、锌等物质。其中盐酸具有强腐蚀性,氯化亚锡溶液与皮肤接触能引起湿疹,受高热分解后还能产生有毒烟气,并不适合无任何实验操作常识的小朋友玩耍。

  (晚报记者 潘凡 通讯员 徐一玮/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