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蔡佳) 昨从无锡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获悉,锡溧漕河无锡段航道整治工程(屺亭镇段、和桥部分航段)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历时近五年攻坚整治的锡溧漕河瓶颈航段彻底打通,水运环境焕然一新,锡宜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锡溧漕河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之一,也是规划的内河集装箱运输主干道,起自宜兴,止于惠山,连接京杭运河和芜申运河,无锡段长度约27.94公里。近年来锡溧漕河无锡段每年船舶通过量近1亿吨。锡溧漕河无锡段航道整治工程被列为省交通重点水运工程有序实施。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锡溧漕河无锡段航道整治工程(屺亭镇段、和桥部分航段)是省交通重点水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6年9月开工,按三级标准整治航道2.359公里,新建护岸2265米,加固老驳岸1277米,疏浚土方24.86万方。该项目地处屺亭镇、和桥镇,航道两侧民房较多,前期拆迁量较大。为尽可能减少拆迁、集约化利用土地,经前期勘察和反复论证,该项目采用钢板桩护岸结构进行升级整治,克服施工作业面狭小、工地环保标准高等制约,安全优质稳步推进航道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治屺亭段航道时,航道定线特意避开了河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徐悲鸿故居及新建居民小区,保留了左岸原有岸线,向航道右侧单边拓宽。为减小右岸的征地拆迁工程量,航道横断面设计采用60米与70米口宽组合方案,平衡兼顾城镇规划布局和水路升级建设的需求,集聚合力攻坚推进航道扩容整治。
另外,《无锡市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近日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一个水运综合发展规划,标志着无锡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开启了水运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建设高质量集约高效枢纽港和内外畅达千吨级航道网,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开放融合水运服务体系,规划到2025年无锡率先基本建成水运现代化示范先行区;2035年率先实现水运现代化,水运网络无缝接轨长三角城市群,一流港口基本建成,资源配置能力环沪领先,成为全国水运现代化领衔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