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8日,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新一轮太湖治理动员大会召开,回顾总结去年污染防治和太湖治理成效,研究部署今年重点任务。这是我市连续第七年以农历新年第一会的形式,全面部署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市委书记杜小刚强调,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三大光荣使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当表率做示范,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无锡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秦亚东到会指导,代市长赵建军作具体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一平、市政协主席周敏炜、市委副书记朱爱勋等出席会议。副市长马良主持会议。
杜小刚充分肯定去年以来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明显成效。一是环境质量取得新突破,二是法律法规更加健全,三是金融服务支撑有力,四是生态设施日益完备,五是绿色基底不断夯实,六是督察监管动真碰硬。但生态环境领域还存在减污降碳结构不优、环境改善基础不稳、环境治理能力不强、生态安全风险不小等短板和不足,各地区的突出短板也不容小视。
杜小刚强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定力务必要强、魄力务必要大、发力务必要准、活力务必要足,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攻坚力度、实施力度,更为有力、更为全面、更加系统地推进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更高标准地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无锡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一是实施治太项目投资超100亿元,较去年增长260%以上,全面打造世界级湖区;二是国省考河流断面优Ⅲ比例达到100%,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优Ⅲ标准,在去年全市消除黑臭水体基础上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三是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日,较去年增长133%;四是建成816条美丽示范河湖,接近去年的6倍;五是投入28亿元开展电力行业、水泥行业、垃圾焚烧行业和VOCs重点企业的深度减排工作,规模是去年的4倍;六是对钢结构、家具、印刷、汽车维修等行业开展源头替代工作,数量超去年的4倍;七是对市区1500余家小型医疗机构医废实行全覆盖收集、全流程监管,新增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分拣能力60万吨/年;八是加强绿色金融政策研究和支持力度,发布首个地方绿色金融标准,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700亿元。
杜小刚要求,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制造业清洁生产改造和审核,从生产资料、生产设备、生产设施等环节加快服务业迭代升级,加快各类园区绿色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实现生产制造、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绿色低碳。二要加快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加快能源革命,提高“用能”效率、“新能”比重、“供能”水平,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健全能源储配送保供体系,构建符合全面绿色转型需求的现代能源体系。三要加快构建精准智慧的治理体系。强化重点攻坚、能力建设、问题整改,集中力量攻克太湖治理、河道治理、臭氧治理、土壤修复等领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体系。四要加快构建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突出“法治化”导向,发挥“市场化”作用,顺应“一体化”趋势,抓紧推动地方性法规的修订立法进程,加大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健全跨界联动工作机制。五要加快构建全民行动的生活体系。强化环境意识、深化示范创建、细化行为养成,加快启动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示范创建,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全面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局面。 (高美梅、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