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视界

50年变迁诠释中国式家情怀

《人世间》如何让观众动真情?

  在一部史诗题材的大剧中,宏大与真实该如何共存不悖?最近,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的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便为这一文艺创作的难题打了个样。值得注意的是,该剧是由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弘道影业立项出品的。

  以“大历史”纵深交织世间人情温暖

  提及《人世间》,不少人并不陌生。原著小说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历经数年打造的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力作,于2019年摘取当代中国长篇小说桂冠“茅盾文学奖”。这是一部横贯50年的中国家庭“史诗”:

  其故事围绕东北某省会城市的周家五口展开,从20世纪60年代末绵延至21世纪,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在周家,周父是根红苗正的老建筑工人,长子周秉义响应号召上山下乡;长女周蓉为追求浪漫爱情远赴贵州插队;小儿子则留在城市,成为一名工人……不同的选择下,时代的剧变中,十几位平民子弟由此开启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梁晓声曾坦言,“人世间”的概念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范畴,不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而是对一个时代社会的全景描绘。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最宝贵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温度,《人世间》的创作初衷,就是希望守护人性中最柔软和善良的部分。

  而电视剧《人世间》官宣之后,主创们将如何用影像全景呈现这一恢弘而又细腻的百姓生活史诗巨制,一直是热议焦点。导演李路表示,《人世间》是一个有纵深感的故事,主人公们从青年时代到白发苍苍,也是改革开放前后近50年来的历史缩影,和人与物的变迁,希望借此表达“温暖”这一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编剧王海鸰认为,《人世间》站在当下上溯、回望过去的历史,不回避人物所经历的苦难,而是在共情之上,更加注重表达人物面对苦难之际的态度。主演雷佳音则认为,剧中真实呈现了一个年代中国社会中的人情冷暖,但同时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又具有独特的浪漫感……

  小人物“悲欢”折射大时代“共感”

  作为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全面展现出不同历史条件下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深度挖掘不同人物内心对家庭、爱情、婚姻、事业、人生等议题的丰富看法。

  周家兄妹三人之所以走上各自不同又彼此联结的命运之路,大时代的影响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他们所做出的每一个人生选择都彰显着各自不同性格中的魅力,例如周秉义怀揣着一心为民的理想主义,心系改革建设;周蓉虽是为情远走他乡,但她选择在贵州大山中开展教育事业,让孩子们得以窥见大山外的辽阔;周秉昆则选择坚守平凡,让“周家人”虽身在外,但心仍有归处,充满希望与暖意,凸显其善良底色。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周家人在大时代变迁的命运轨迹,如同真实历史缩影,展现了那个峥嵘年代里,当国家踏上新征程,一批批平凡百姓也被引导着走向新的人生道路,该剧将一幅极具厚重度、丰富性、品质感的人间群像缓缓展开,戳中当下观众的时代共感。

  此外,在保证现实底色的基础之上,《人世间》还注重昂扬正面、催人奋进的价值表达。该剧致力于发掘并歌颂普通人身上的美好品质,通过“光字片”中周家的故事,深刻而形象地向观众展示出,在奔涌前进的时代浪潮中,只要坚守内心深处最本真的那份善良和正义,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有机会熠熠生辉;而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也离不开每个普通人的奋斗努力。对于当下的年轻观众而言,《人世间》讲述的虽然是上一代人的故事,但是也能帮助他们在迷惘中找到方向,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治愈人心。

  (综合整理自光明日报、无锡发布、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