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乐龄/广告

报名要靠“秒杀”,入学就不想毕业

老年大学挤爆了!

  线下排长队报名,线上请孩子“秒杀”学位;入了学就不想毕业,学龄跟校史一样长;男女比例失衡,“夕阳红”班里很多是清一色的“半边天”……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老年教育需求迅猛增长,但老年大学、开放大学等各类涉老教育机构常常一位难求,凸显了在资源供给、渠道下沉、部门协同等方面不少深层次问题。

  老年大学,一位难求

  最近,把父母从山东老家接到广州和自己同住的王先生,遇到了当初给孩子抢学位时一样的烦恼。

  两位老人在广州没有朋友圈,母亲又喜欢拉二胡,很想有几个伴一起玩。怎么让老人在大城市建立自己的社交圈?王先生在朋友的建议下,想到了给二老报名老年大学。

  王先生上网一查,广州老年大学2022年春季班正在招生,然而他“高兴不过三秒”就无奈了。原来,打开微信报名通道,93个新开班几乎全满,老人想报名的二胡、太极和中医养生等“热门专业”早已爆满。

  他致电广州开放大学,工作人员说学位早被人现场排队抢光了,只能等3月份开学时看是否有已报名的老年人退出,“运气好的话能捡个漏”。

  硬件条件好的省、市一级老年大学一位难求,镇街和社区的老年大学教学点同样“僧多粥少”。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天福社区的长者学苑,开设了电钢琴、声乐和舞蹈共3个班,学位有50多个。

  “这个长者学苑辐射5个社区,老年人口近万,50个学位真的是杯水车薪。”天福社区居委会主任林晓红说,每次有学位放出来都是“秒光”,有的老年人在网上抢不到,就到现场询问是否还有机会,最终也只能落寞离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新近发布的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牵头编制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老年大学在校学员总数约为1088万人。

  入学13年,还不想毕业

  “2008年学校成立至今,有五六十个学员一直学习不想毕业,学龄跟校史一样长。”广东一地市级老干部大学副校长说。

  记者采访发现,不求毕业的“上大学”背后,折射的是老年人对充实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其一,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代人,成长过程中缺乏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回炉再造”也是在弥补缺憾。其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无处不在,很多老人不会手机支付,不会扫健康码,看不懂导航,生活面临诸多不便,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追赶社会步伐,不要被甩得太远。

  此外,许多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缺少家人陪伴,情感空虚,而大量从外地随迁入城的老人在陌生环境下,没有朋友圈,老年大学成为他们摆脱“孤独感”的重要场所。

  采访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夕阳红”班里很多是清一色的“半边天”。而根据《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老年大学在校学员男女比例约为3:7。

  “我们操劳了一辈子,为了家庭和儿女付出了很多,如今岁数大了希望能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61岁的张阿姨说,中国社会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如今退休了,老伴喜欢宅家带娃,她却更喜欢上老年大学,到各地旅游,和新认识的姐妹们一起“放飞自我”。

  面对线下老年大学的残酷竞争,一些前卫老人选择转战线上。北京市民黄女士今年65岁,年轻时就热爱音乐的她如今退休在家,选择在一家中老年声乐网校线上学习唱歌。

  “我上的课一年299块钱,老师都是音乐学院的专业教授,甚至经常有明星做客教室,每天按时上课、交作业,万一哪天没空,还可以回看。如果觉得贵,也有许多免费课程。”黄女士说,线上教育可以接触到更优秀的师资,相对也更加灵活,“岁数大了,难免哪天不舒服,旷课后看看回放,什么都不耽误,疫情期间上网课也更安全”。

  多龙治水,供给不足

  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在办学及管理上,党委和政府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涉及部门较多,存在多龙治水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各地举办的老年大学主管部门包括组织部、老干部局、老龄委、教育、文化、民政、妇联等。各部门权力、职责不同,根据各自的办学理念和人财物配置情况“八仙过海”,由此导致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考核标准。各地区、各部门、上下级之间协同性不足,存在不少掣肘问题。

  依托开放大学即原广播电视大学发展老年教育是不少地方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年大学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不能靠收学费赚钱,实际上每学期每人也就一两百块钱。那场地、办公、硬件、师资的费用从哪里来?”广东一地级市开放大学负责人说,师资直接影响教学水平高低,现在一节课能开出的课酬仅100多元。课酬低,授课教师很难请,水平高的更不愿意来。

  目前,部分“好单位”、大国企或高校自己举办了老年大学,但仅招收本单位的退休职工。一些地方的老干部大学,对报名者的级别、职称、学历都有要求,这让多数老年人望而却步。

  受访人士建议,应加强投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和健全管理机制。同时,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共享,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方合力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

  当前,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老年教育的发展水平。专家认为,我国老年教育工作亟需从上至下的改革,中央抓好顶层设计,制定出台老年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相应的评估考核方案。让规划有实施细则,有可操作性,明确主体,分清权责。同时,统筹加快推进老年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立法进程,让老年教育工作有标准、有考核、有监督。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