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描写西仓古村现状的网文引起热议,文中提及西仓村有一栋明代的民居,多年来未列入文保单位,也并未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现状堪忧。此文一出,差点被遗忘的古村西仓再次回到了市民的视野中,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现场探访:寻觅古村旧事
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西仓始于宋朝,显于明朝,位于鸿山街道,曾是锡东重镇,规模比泰伯故里梅村有过之而无不及。
沿着石板路走进西仓村,这里与其他很多自然村一样,古朴的民居依河而建,村民们都说着一口地道的无锡话。西仓的原住民几乎都姓蔡,现在其中的一大半都已经搬走,留在这里的很多都是租户和一些恋旧的老人。从村民口中得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西仓村盛极一时,当时整个西仓村由东街、中街和西街组成,街两边店铺林立,约有六七十家,米铺、油铺、糕团铺等应有尽有,满足当地居民生活所需之余,一度吸引无锡其他地区的居民和商户来此。而如今,斑驳的墙面、凹凸不平的道路,很难从中再寻觅到曾经的繁华和兴盛。记者探访过程中,身边偶有村民和车辆路过,正是由于有这些忠实的土著,西仓村才得以维系着烟火气息。
自西仓桥上望去,200多米长的街巷风光一览无遗,记者发现西仓河两岸有很多石驳码头,依水而建的民居都或多或少向外延伸了一部分。村头小卖部店主杨老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是经商的,像我们家就是做铁匠生意的,在船运盛行的年代,西仓河有三个码头,每家每户都会在河上建船坞,便于货物的买卖和流通。最热闹的时候,西仓河的半条河道都会被船坞占据。”正是这些“枕河人家”的吆喝声、搬运货物的辛勤身影,共同描绘出繁盛的江南画卷。
明代民居:细节之美犹存
在问询之下,记者找到了文中描述的那栋老宅。据屋主蔡老伯和钱阿姨讲述,这栋宅子建于明朝,总共有三开间,自落成开始就没有大修过,只是进行过简单的修缮,至于房屋具体的年代他们也不能确定,还要进一步考证。蔡氏族亲蔡建安老先生正在主持修谱事宜,他对于西仓的历史沿革有一定的了解。在他看来,这栋老宅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间。如果这一推断能够证实,那这栋500多年的老宅,可能是无锡地区留存最早的民居之一。
但是也有人持有不同的意见,常州古建专家孙五一表示,从柱础的样式来看,老宅的年代应该到不了明中,是明末清初的。
虽然已历时数百年,但从柱础、梁架、滴水等细节处依旧能看出其工艺之精巧、当时工匠的匠心和功力。“屋面阔大低垂,举折平缓舒展,屋檐出挑深远,屋顶充满了柔和的曲线,气质不事张扬,是明代民居继承宋元建筑美学的典型特征。”无锡苏珈美术馆馆长林一表示,老宅的柱础十分有特色,不是石头墩子而是木质的,古建术语叫“櫍”,是明代柱墩的显著特色。老宅的梁架装饰十分简素,仅在童柱蜀柱雀替和月梁屋脊处饰有云鹤卷草荷叶等纹样,配以墩斗和单拱承托梁架,构造类似于常州藤花旧馆(明中期建筑,原苏东坡旧居),在无锡也是不多见的。檐口瓦当滴水饰却花纹繁复,同为龙凤纹样但每片都不同,各个做工精妙、栩栩如生。
几天时间内,已有数批专家和爱好者前来探访这个老宅,蔡老夫妻俩只得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开门,一遍遍向来者讲述这个老宅的故事。看过的人都纷纷表示这个老宅珍贵和少见,但现实问题也摆在眼前——如果老宅再不进行修缮的话,过个三五年一旦遇到恶劣天气,产生的渗水情况极有可能导致整个房屋的坍塌,看来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西仓古村是个有故事、有人文的地方。可喜的是,记者从西仓村属地鸿山街道了解到,对于整个西仓村的保护规划的制定已经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规划将综合专家的意见从范围、保护方式等方面层层落实,为西仓村传统风貌和历史价值的延续保驾护航。
(晚报记者 殷婉婷/文 史晨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