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期间,被网友热捧的“冰墩墩”一度断货,“一墩难求”,而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高娜娜老师收到了一枚特别的“冰墩墩”——学生齐梓昕创作的剪纸作品。“最近冬奥会大受关注,冰墩墩和雪容融都太可爱了!”齐梓昕表示,寒假在家练习剪纸,看到冬奥会吉祥物那么受欢迎,于是自己也创作了几幅主题剪纸作品,“为冬奥会健儿加油!为祖国打call!”
省级非遗传承人,5岁开始学剪纸
齐梓昕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大三学生,姑姑齐元花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氏剪纸”第四代传承人,也是齐梓昕学习剪纸艺术的启蒙老师。5岁起,齐梓昕跟随姑姑学习剪纸,如今已能够独立创作大幅作品。
剪纸作品是在纸上剪或刻出的,须采取镂空的办法,形成阳纹线线相连、阴纹线线相断,形成“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画面结构。而完成一件剪纸作品,要先构思、勾勒线稿,然后才动手剪,手工艺人需要经历大量的训练才能熟练进行现场脱稿创作。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齐梓昕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创作了长1.6米、高0.65米的剪纸作品《万里长城》参加学校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师生艺术作品展,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通过剪纸艺术展现出别具一格的气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目光。“大幅很费眼睛,也很考验细致耐心,剪错一处就要重新开始。”
为传统文化代言,用作品传递价值观
“剪纸除了需要较强的审美和想象力,最重要的就是熟能生巧。”剪纸练习是齐梓昕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来无锡上大学后,同学们很快留意到她在业余时间常常一个人安静地待着,手里的剪刀灵巧地穿梭在纸间。在传统技法和纹案之外,齐梓昕也经常根据时事热点进行创作,2020年抗击疫情、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都是她创作灵感的来源,“姑姑一直跟我说,传统手艺也要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
在学校遇上对剪纸感兴趣的同学,齐梓昕也毫无保留地传授技巧和经验,2020年底,她还在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剪纸工作室,开展剪纸创作和剪纸技艺推广。2021年,工作室的同学们利用周末、节假日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幼儿园、中小学和敬老院等,开展了十余场公益推广活动,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剪纸技艺,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为自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寻求出路。
“我们也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齐梓昕告诉记者,春节前她在抖音的粉丝已接近10万,还与一家企业签订了6万元的剪纸订单,“希望通过努力,让剪纸艺术传播得更广。”
(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