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众聊吧

“特价”变“天价”

19.9元拍写真最终花了2万多元

  视觉中国

  事件概述

  上海的两名大学生小敏和小萱根据广告本想花19.9元拍一套写真,但在拍摄过程中,却在影楼的诱导消费之下,签了高额拍摄协议,甚至被引导去借贷支付,最终消费两万余元。结合案件事实和证据,上海虹口法院依法判决,双方签订的1100元定单协议和24000元补充协议依法解除;影楼返还小敏和小萱1.86万元;驳回小敏和小萱的其他诉请。此案引出公益诉讼,上海市北外滩市场监督管理所对该影楼的合同进行了全面整改,创新性地影楼客户协议相关条款中,加入了消费者在预定交费和拍完选片后都有一个24小时生效“冷静期”规则,给客户更多的考虑时间。 (来源:央视网)

  网友评论

  @流浪的绿虾:点名盘子女人坊。

  @白开水or凉白开:都一样。选片时候就让加片,不加就甩脸子,后期也不给好好修,出片更慢,底片也不都给……大几千拍的,只能拿到十几二十几张照片。

  @谁不想做个阳光boy:选片一定要咬紧牙关不放松。

  @纯洁地武先生:这明显就是“消费套路”,逼着消费者升级套餐才能消费。生活中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本着用低价吸引顾客的惠顾,却在不知不觉地逼着你“被明码加价”,远远超出了我们心里的消费预期!

  @落幕桑桑:广东大部分的影楼都是这种情况。

  @四海逍遥客:社会套路狠狠给她们上了一课。

  @泥Ni_:都来找我们摄影专业学生拍吧。

  小编说两句

  拍套写真最后花到了2万多,这一路简直是一个连环套路套餐:先是低价引流吸引顾客,然后升级套餐签订“补充协议”,再就软磨硬泡强制选片,最后以高额违约金威胁,怂恿消费者网贷。类似钻法律空子的行为,在消费领域并不鲜见。年轻人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冲动消费,要“擦亮眼”坚定说“不”。相关部门更需加强监管,而行业内部的自律也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