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新型产业用地管理规范出台

一块地多用途 满足企业个性化用地需求

  本报讯 新型产业用地,给企业生产、研发、办公等多样化、个性化用地需求提供了新“解法”。新的用地模式,该如何规范?近日,我市印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通知》出台背景及亮点内容进行解读。

  据介绍,随着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部分产业项目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生产功能,开始向研发、设计、中试等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拓展延伸,对产业用地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为此,我市聚焦高科技企业用地需求,在现有的“工业+科研”混合用地模式上,按产业关联、功能互动的原则,实施“工业+科研+商办”混合用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产业用地的规范使用、管理,将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多元化设计空间,以最具竞争力的混合产业用地政策吸引最具创新力的企业落地,实现对高科技企业的“滴灌式”精准支持。

  此外,《通知》对新型产业用地的履约监管进行了规范,明确各区政府承担新型产业用地产出考核的主体责任,达产考核时至少建有1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亩均税收不低于所在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准入标准的1.2倍。 (刘娟)

  解读释疑

  什么是新型产业用地?

  据介绍,新型产业用地属于工业类用地,但与一般工业用地有明显不同:一般工业主要布局在一级产业用地保障线内,用地政策主要用于满足单一生产功能的传统制造业用地需求;新型产业用地聚焦创新核心区域,在满足安全和环保底线基础上,最大程度实现了用途互利的功能混合布置,支持同一地块内工业、仓储、研发、办公、商服等用途混合布置。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在一处地块上,可实现“一站式”解决科研、办公、员工宿舍等多功能用地需求,既方便企业经营管理,有助于产业化发展,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

  如何布局、使用?

  根据《通知》规定,我市按照“集聚集约、规模适宜、统筹布局”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型产业用地规划建设规模及布局范围,优先在太湖湾科创带、梁溪科技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洗砚湖生态科技城等重点区域实行新型产业用地政策。

  新型产业用地可规划建设产业用房和配套用房,其中,产业用房(包括工业生产用房和科研设计用房)比例不低于70%;配套用房(主要包括商务办公、小型商业、物业、食堂和员工宿舍等)比例不高于30%,且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不得建设大型商场、旅馆和成套住宅等。鼓励集中成片、集约开发,单宗土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30亩,容积率原则上不低于2.0。

  有哪些准入门槛?

  在资格准入方面,通过“产业+项目”双准入条件,优选政策实施对象。其中,在产业上,应符合我市“465”产业目录(即物联网、集成电路等4个地标产业,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等6个优势产业,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5个未来产业),产业准入目录根据市政府产业政策动态调整;在开发主体上,应为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高科技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或政府平台公司建设的重大技术创新平台。

  如何定价,能否转让?

  对于新型产业用地,我市实行差别化地价。对于整体持有的新型产业用地可以按照工业用地价格出让,对于转让的部分分用途评估定价。

  在转让方面,《通知》规定,新型产业用地原则上整体持有,确需转让的,转让比例不得突破总计容建筑面积的50%,同时,明确商务办公用房随产业用房一同转让,不得单独分割转让,其余配套用房不得分割抵押、分割转让。转让对象原则为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企业、子公司或进入辅导阶段的拟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