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无锡市夕阳红老年大学、梁溪区老年大学等相继开学。不少老年朋友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和老伙伴们相聚。
在这里,许多老年人开始了他们另一个黄金十年,常有老年人迟迟不愿从学校毕业。老年大学在老年人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目前是否能满足需求,各级老年大学招生情况如何?
最近一周时间,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在这里找回人生自信
昨天10点左右,无锡市夕阳红老年大学的大厅里,还有不少老姐妹依旧在研究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他们互相帮助,学得好的同学会给其他人进行演示。
市民李女士介绍,他们是T台走秀课的学员,几十个人在一起很开心。她觉得自从上了这里的课,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除了走秀课以外,她还报名书法课。“这是我年轻时的梦想,现在也算圆了梦。”李女士介绍,来老年大学后觉得生活有了兴趣支撑,更加充实,找回 了人生自信。
在大厅里坐着等人的缪女士,第一次来无锡市夕阳红老年大学上课。她从常州一所小学语文老师的岗位退休。最近,家里在无锡买了房,她搬到无锡后第一件事,就是在手机上搜索老年大学。在她看来,这是融入一个城市、找到新的伙伴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梁溪区老年大学,在唱歌班里,许多老年人端坐其间。随着老师在钢琴前弹起悠扬的琴声,歌声也飘出了窗外。
老年大学提供了多种学习班,有修身养性的瑜伽、养生、太极拳班,有学习新知识的数码摄影、电脑、手机班,有陶冶性情的书法、歌唱、舞蹈班。许多老人表示,在老年大学学习各种知识以后,感觉生活更加充实。除此以外,还缓解步入老年的各种焦虑。
老年大学名额紧张
在无锡市夕阳红老年大学门口,时不时有老年人前来询问,看看是否还有报名的余额。教务人员“毛毛”老师介绍,这个学期他们一共有300多个班级,新增了空灵鼓学习班,学员接近1万人。今年受疫情影响,开学稍稍有点延期,有一些学员也因担心疫情而退费,所以这两天有不少老年朋友想来看看能否“捡个漏”。总的来说,各个班级名额基本上都已经报满。
从收费上来看,夕阳红老年大学属于民办,比市老年大学和梁溪区老年大学等学校的收费要贵一些,但是“毛毛”老师表示,学校的老师都很年轻,学习内容也比较新颖,所以很多老年人愿意来上课。今年8月,由于地块更新,学校可能要搬到太湖广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那里,规模基本与现在相当。
同样热门的还有黄巷街道的老年大学。该街道社会事业局的郝群介绍,他们的老年大学开在社桥社区,一共有9个班,包括唱歌、舞蹈、养生、太极、书法、瑜伽等,一共招收学员400人左右。这个街道级别的老年大学主要针对黄巷街道的户籍人口招生,而且不收学费。“街道每年补贴20多万元保证这里的运营。”郝群表示,本街道好多老年人想报名也进不来,名额非常紧张。
梁溪区老年大学的校长李明华介绍,他们的校区分布在崇安、南长、北塘三个板块。位于新生路的梁溪区老年大学属于本部,目前有近40个班,招生1100人左右。位于南长的分部,有60个班级,学习人次达到2000多人次;北塘分部则为36个班,学习人次为1200人左右。以新生路的本部为例,可以容纳1200人次,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说,基本持平。
学校扩容卡在哪?
对于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李明华认为,这只在少数几所比较好的老年大学才会出现,就好比是名校效应,大家都想去那里报名学习,其他学校则有可能受冷落。老年大学并非刚需,学员的入学跟居住地、开班时间以及课程设置等多种因素相关,一些老年人去不了心仪的学校和班级,不一定会向区级或者街道级的老年大学转移。
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老年大学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有的地方招生火爆,有的地方招生情况一般。郝群表示,再过10年20年,随着市民受教育的年限普遍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也会更高,很多人会有终身学习的习惯,老年大学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无锡市老年学学会相关人士表示,早在几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过《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无锡2020年底的数据显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35万余人,老年大学发展的潜力很大。
据悉,无锡在1986年就已开始创办老年大学,至今已经有30多年,但包括市老年大学在内,至今都不是一个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要靠自收自支来进行运转。很多老年大学都面临着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等问题。
在梁溪区老年大学,通常一学期安排16次课,每个学员的学费从160元到360元不等,每次课为2节,时长约90分钟。在这样的定价之下,很多老年大学的负责人都表示,给老师的工资很少,基本上就是公益性的。这也导致了另外一个后果,找不到老师上课。有的老年大学甚至还出现过有的老师嫌收入太低,中途要求涨工资,不涨就走人,最后只能临时找人来代课的事情。据介绍,因为没有场地,老师难找,黄巷街道的老年大学虽然一位难求,但目前并不准备扩班。
李明华介绍说,梁溪区老年大学每年的补贴经费约为4万元,所有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退休外聘人员。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他们不得不拿出一部分教室给其他机构,通过这部分收入添置空调、投影仪等设施,改善老年大学的办学环境。
无锡市老年学学会前段时间刚向省里提交了相关建议,认为应当制定地方老年教育的专门法律法规,保证老年教育各项工作有法可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建立老年教育经费保障与财政收入相适应的动态增长机制;规范老年教育,优化课程设置,培优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规范有序的教学体系,让广大老年人能通过老年教育“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为”,切实保障老年人接受终身教育的权利。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