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3月的明媚春光里,一棵树龄160余年的古银杏搬进了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它将在“新家”重焕新生,这也是长广溪湿地公园迎来的首棵古树名木。
10日下午,缘溪道旁距离阅溪桥100多米处的长广溪湿地公园绿化带内,记者看到了这棵开始“新生活”的古银杏。这棵约两人合抱的银杏树干被麻绳密密包裹着,几位绿化工人正在给土壤增加沙土和加装装饰护栏。“这棵银杏胸径约半米,高约15米。是一周多前移植过来的,种好后发现土质黏度高、排水不畅,所以现在在添加沙土。”据滨湖国投长广溪资产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这棵编号为古树名木338号的银杏原生长于经开区高浪西路,位于江南大学北门附近机非隔离带东岛头,因高浪路快速化改造需全开挖建设下穿隧道,古银杏难以原地保留,故考虑在春芽萌动前完成迁移。
迁移古树名木既要考虑安全问题,又要考虑移植后的成活率,工作难度不小。为实现古树顺利移栽,滨湖国投联合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等多次现场勘察选址,对迁移的安全问题和移植后的成活率开展调研后,制订了科学的迁移方案,并落实专业队伍对古树名木进行迁移。据介绍,整个移植工程包括对古树修剪、原种植地周边构筑物围栏拆除、原种植地点周围现状管线及市政设施保护等,最终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集大型吊车、挖掘机等设备,加上专业队伍精心挖掘、包装、强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这棵移植银杏的完好性。这棵银杏5年内将由移植单位进行养护。
据悉,长广溪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213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莼菜、莲、野菱、水杉、银杏等,古树名木还是第一棵。“古树名木是活着的文物和历史的见证,具有很高的生物、生态、科研、观赏价值。”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好现有的湿地生态,精心维护城市历史文化的自然载体。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