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教育周刊

立足新起点,万众一心向未来 无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在无锡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师生们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经历,热议全国“两会”相关教育话题,畅谈感想和体会。

  立足“两会”新起点,万众一心向未来。无锡师生持续关注“两会”动态,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要结合无锡教育发展实际,立足本职工作,将“两会”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与学习中。

  范良

  无锡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无锡市教育局局长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可见国家对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的决心。无锡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持之以恒落实落细“双减”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作业设计管理、规范教育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内容等方面继续下功夫,让学生在学校轻负担、高质量地学足、学好。教育部门还将牵头,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反“双减”规定、违规开展学科培训等行为的监管,切实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蔡军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主持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机电高职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优秀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为国家产业提档升级做好人才储备。

  杨建新

  无锡学院党委书记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倍受鼓舞,更感使命在肩。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将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我校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着力打造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学科集群,努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学科体系,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培养适应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吴卫红

  无锡市江南中学党委书记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对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江苏省思政一体化特色学校,江南中学将以“融”思政为抓手,锤炼学生品行,优化“双减”政策落实工作,统整课内课外活动、校内校外资源、学生多样化需求,以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程继明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2021年我国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一串串生动而翔实的数字,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最好见证。政府工作报告更坚定了全国上下对2022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令人无比振奋。

  陈卫

  江南大学校长

  新时代带来新希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我们必须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征程上凝聚奋斗力量、书写新的华章。作为一名基层高校工作者,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抓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发挥勇于担当、敢闯敢干的精神,与全体师生同心协力、奋勇前行。

  夏敏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党委书记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彰显了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既奏响奋斗新征程的时代强音,又勾勒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政府工作报告涵盖了教育的关键重点领域,明确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要循本探源、唯真求实,紧抓发展契机“争第一、创唯一”,不断建构高品质的育人体系。用仰望星空的情怀与脚踏实地的决心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用过硬的教育实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戴婷

  无锡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全国“两会”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决定着未来的欣荣。全面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是共产党员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和意志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实幼人将立足“知民需、悟民意、解民忧”,履职尽责,砥砺担当,用专业和实干书写追逐高质量教育的最美篇章。

  应可福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政府工作报告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将坚决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主动策应现代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产教融合发展能力,增强社会服务适应性,不断增强目标引领力、发展内生力、创新驱动力、条件支撑力,加快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行稳致远。

  戴建安

  无锡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主任

  全国“两会”一头连着社情民意,一头连着发展大计,是世界了解中国、观察中国的窗口。网友普遍关注的“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教育改革”“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高频热词,恰恰也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项重要发展课题,二者的高度契合,既体现出人民对全国“两会”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从深层次体现出人民对行进中的祖国的关注与期盼,相信所有这些关乎国家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都能在全国“两会”上得到很好的回应。